问计于民,应民所呼;基层用力,顺民所愿。以人为本,是高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不变初心。高新区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坚持为民惠民,让城市更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也更加安全稳定、宜居舒适。
路面平整了,空中蜘蛛网理顺了,私搭乱建拆除了,停车位多了,小区绿化更美了,不仅如此,健身广场,儿童乐园,垃圾房等都建起来了,走进山大宿舍小区,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已经建成近30年,曾经环境脏乱差的老旧小区。
高新区山大宿舍小区居民柳玉婷:“虽然是一个旧小区,但是(现在)感觉跟新的一样,特别给力,政府做了一件好事儿,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实惠,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福利。”
2021年高新区投资3.8亿元启动东文化小区、德州南街小区等28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涉及住宅楼498栋,居民1.66万户,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威海今年实施规模最大、改造数量最多、受益居民最多的改造计划,眼下工程正有序推进,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
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孙伟:“主要的改造内容就是路面的硬化、绿化的提升、停车位的建设、智慧化的改造、小区的非线整治以及主要地下管网的提升改造等。不仅是把小区内部改造好,小区周边道路等其他方面进行整体改造,为全体居民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
瞄准群众需求,高新区下足“绣花功夫”,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品牌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扎根社区,融入百姓生活。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高新区怡园街道滨州街社区居民李静洁:“有食堂,我们不愿意做饭了,可以到这里来吃饭,有超市,我们不用再跑过多路,打个电话就把东西送回家了。活动的场地多了,环境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特别是我们外面那个小广场,不管什么时间到这来活动都非常便利,感谢共产党。”
创建文明典范城,还需在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及文明素养上持续加力,垃圾分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每天早晨,高新区泰和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姜婷婷都会跟伙伴们准时上岗,对起来扔垃圾的居民就行垃圾分类指导,今年,这个社区为居民们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点,安装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高新区怡园街道泰和社区居民刘建英:“每天都有志愿者来,我们不会操作的时候,志愿者还会手把手地来教我们怎么样操作,我们也能变废为宝,提高环保意识。”
高新区怡园街道泰和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姜婷婷:“对于我们整体园区环境来说,确实有很大改善,大家的环保意识也都有所提高。”
投资10亿元,新建改建修整道路;投资5000万元,实施涝台河、埠前河、初村河整治工程;围绕打造“8分钟步行便民休闲圈”,新建拾光园、诗意田园等4个街头“口袋公园”……高新区紧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富魅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鞠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