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城市,对日韩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威海市商务局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与日韩的经济贸易合作。
加快打造面向韩日,辐射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中心城市
威海市对日韩跨境电商业务起步较早,外贸新业态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招引阿里巴巴速卖通、菜鸟、顺丰等平台企业落地威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建设全省首个全模式创新创业园,可提供跨境电商全业务模式一站式服务。
威海市统筹优质资源,打造以经区为核心,形成“一核多区”的韩日化妆品、日化及欧美保健品集散中心和分拨基地,完善中韩日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提供“外贸+跨境电商”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发挥对韩日贸易集群优势,推动威海渔具、纺织服装、海洋食品、新材料及制品等特色产品以产业集群方式开展跨境电商,对内激活全市中小企业 跨境电商活力,对外持续深化与抖音、快手、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打造韩日对中国出口的“海外仓”、我国出口韩日国家的“口岸仓”。
深化“四港联动”、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和“空中便捷通道”
威海口岸已经实现“6小时通关”,深化风险预警、AEO认证培育等专业服务。威海—大阪货运航班已加密至每周5班,并已开通威海—东京全货运航班、正积极协调推进“航空打板”模式。
2020年9月,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来威与韩国国土交通部、关税厅举行中韩陆海联运(威海—仁川) 整车运输试运行筹备会议,约定签署谅解备忘录,启动整车运输试运行。已经建设并运行快线,石岛—群山—釜山—大阪航线每周三班(一、三、六),航程约40小时,目前运营及各物流环节较为成熟完善。
优化“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行,打造东北亚物流枢纽
积极推动多式联运中心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拟连续六年共安排1.05亿元,发展集装箱堆场、维修、仓储、配送等业务,为多式联运创新发展搭建开发合作的基础平台。
加大班列市场营销,组织多式联运中心与中匈物流园、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做好对接,推动多式联运中心与威海的商贸物流、重点进出口企业在日本、韩国、匈牙利、德国等欧亚班列沿线节点国家的沟通合作,大力推进运贸一体化,扩大中欧班列拼箱业务,适时开通中俄班列,年运输量突破 1万标箱。
“深耕日韩”、推动重点园区扩大日韩产业合作
威海市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和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基础,建立突出日韩的招商政策机制,出台了《威海市招商引资攻坚突破行动方案》,实施拓链强链招商攻势行动,将“利用日韩资”“书记市长工程”纳入绩效目标考核。
出台《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攻坚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明确对韩合作思路。重点打造建设好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规划建设好中日产业园,面向日韩重点跨国公司和在威日韩资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积极开展日韩汽车造船、医药及医疗器械、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合作。
推陈出新打造亮点、举办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
经山东省政府批准,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威海成功举办。博览会以“立足威海、携手韩国、面向亚太、辐射全球”为目标,抢抓RCEP签署的战略机遇期,探索多边经贸合作机制模板,打造山东—韩国经贸合作新平台、新高地。
博览会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600个,博览会日均观众量超8000人次,近百名网红到会直播,约550家专业采购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对接,带动意向贸易额17.3亿元,其中博览会意向贸易额7.3亿元、跨境电商项目带动贸易额超过10亿元。
展会期间,配套举办了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中韩跨境电商大会、中韩机器人产业合作论坛、中韩(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共签约及启动项目22个,达成意向投资额62.2亿元。央视国际频道(CCTV—4)进行了专题报道,国际商报、中国网、中华网、中国商报等50多家各级媒体对本次盛会集中报道。
在服务贸易合作领域形成突破性成果
依托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重点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科技研发等产业,已吸引软银、日立、阿里巴巴等232个项目入驻运营,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10家,国内外上市公司4家,入驻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先后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入库园区。
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202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威海“助力远洋船舶维护维修业集群式发展”典型案例被全国宣传推广。
利用威海、仁川地方经济合作联委会的议事会议机制,将推动中韩旅游服务提档升级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抢抓韩国、日本等国家在RCEP 协定中开放工程、法律、工商管理等领域的合同服务者市场,扩大高端劳务派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