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是我市的重要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保持全市前列。当前,全市化学工业处于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关键时期,经济危机使化学工业面临严峻形势,也面临结构调整的机遇。根据《威海市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情况概述
“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三角集团、成山集团、金泓化工、恒邦化工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集团 。主导产品“三角”牌轮胎和“成山”牌轮胎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三角”、“成山”牌商标成为国内同行业最早的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全市化工行业已建立市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部分重点骨干企业均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和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1、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营业收入 472.97亿元,同比增长10.4% ,其中出口收入77.89亿元,同比增长29.43%;实现利税31.84亿元,同比增长16.21 %;实现利润19.73亿元,同比增长16.77%。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随着技术改造投入的大幅度增加,装备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子午线轮胎、合成材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高档次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3、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子午胎及其生产设备等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10年,三角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162亿元。
4、存在的问题。产业和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仍以资源能源外延式增长的发展方式为主,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开发能力弱,部分产品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缓慢,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外合作层次不高。
二、“十二五”行业形势
1、化工行业是世界经济链条的重要环节,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直接、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十二五”是石化工业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2、经济危机引发化工行业下游市场萎缩,需求降低,在国外需求大幅萎缩的同时,国内需求下调,我市化学工业盈利能力下降,面临多年未有的困难,“十二五”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
3、材料及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弱势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的可能性加大。企业要走出困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转结构、调方式、促发展”的要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技术改造为手段,着力培植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2、基本原则
扶优扶强。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橡胶轮胎、农药、硅胶等产业发展。
聚集发展。加快优势产业区域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化、园区化。
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行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生产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建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应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提升行业素质。
对外开放。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加强与跨国企业战略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加快行业国际化步伐。
3、任务目标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化学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835亿元,年均增长12%;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橡胶、轮胎、化肥、农药等行业8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取建立更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达到新水平;新兴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
四、重点发展方向
(一)培植产业集群
1、轮胎橡胶集群
依托三角、成山轮胎传统产业优势,发挥三角、成山名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现有人才、科技、装备制造等力量,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打造具有全球较强影响力的轮胎橡胶产业集群。
2、硅胶集群
以威海市明珠、大洋硅胶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乳山为基地的硅胶产业生产园区,打造国际化硅胶生产集群。
3、农药集群
以乳山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韩孚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威海日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新型农药的研发和生产,力争到2015年达到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二)实施技术改造,力争更大的节能空间。
1、轮胎橡胶
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节能降耗。重点改造领域是:加快用清洁能源,加强三废的治理和循环利用,争取做到零排放。到2015年,行业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清洁化达到国家标准,加快现有企业整合,提高子午线轮胎比例,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改造领域是:着力提高子午化率。加快发展宽断面、无内胎系列全钢子午胎和低断面、低滚动阻力半钢子午胎及巨型工程子午胎。发展大型系列轮胎装备,特别是在全钢载重子午胎上用高速、大容量密炼机代替普通密炼机,用三股、四股一次法成型机代替两股成型机;用信息化技术对整条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提高新工艺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研究设计部门和轮胎试验场。壮大一批主要材料配套企业,推进产业链的发展。提高轮胎行驶里程和翻新次数,大力发展轮胎翻新业和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到2015年,子午胎行业整体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子午化率达到9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
2、农药
严格控制企业数量,淘汰高毒品种,发展新型农药,力争发展国家级农药工业园,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改造领域是:巩固增加新型除草剂、杀菌剂的品种和产量,优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比例;大力发展高效、低毒、安全、经济、低污染和使用方便的新品种农药及生物农药。杀虫剂主要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和中高毒品种的低毒化剂型;杀菌剂主要发展水果蔬菜用新型杀菌剂、杀线虫剂和病毒抑制剂;制剂主要发展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新剂型;生物农药主要发展高效生物抗生素等。到2015年,力争农药生产、销售收入和利税上新台阶,建立韩威、韩孚、日兴为主的企业集团。淘汰高毒品种,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区域内集中生产。
3、硅胶
适当控制总量,稳定综合协调发展。着重实施装备提升改造,提升产业链,优化原料、动力、产品结构,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利用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服务意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改造领域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深加工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应用节能减排创新技术,加强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三项重点改造”。到2015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
(三)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1、膜材料及膜。依托威海天益龙纳米公司发展烧碱用非氟质子膜。鼓励企业发展各种水处理、气体处理用液体脱气膜和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滤膜、均相阳膜和阴膜等膜材料。
2、专用化学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壮大橡胶助剂、环保型和高性能涂料产业。加快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以及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胶粘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四)培植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1、培植骨干企业。在专项资金、用地指标、能源供应、股票上市等方面,重点支持轮胎橡胶、硅胶、高效农药等生产企业。重点支持三角、成山等企业加快发展,以及硅胶、农药等新型特色企业的发展。
2、培育一批拳头产品。重点培育发展子午线轮胎、橡胶助剂、新型农药、高端硅胶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五)实现产业布局新发展
1、形成以中石油公司为龙头的威海大炼油(荣成镆铘岛)为主的石化产业带。近期重点促进荣成镆铘岛大型石化项目基地建设,加快区域内现有有关化工企业的整合与搬迁。利用大型原油码头有利条件,发挥辐射华东、东北地区市场和连接韩、日的优势,建设炼化一体化的大型石化装置,整合区域内企业集中发展。
2、搞好橡胶轮胎企业为龙头的园区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靠近大型企业发展,发展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体系,形成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
3、推动化工园区建设,规划城市发展。划出专门的化工区,集中进行化工企业的搬迁,对化工企业按照产业链关系重新布局,建设统一的公用和辅助设施,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改造、企业的优胜劣汰。按照市政府推动、企业共同努力的原则,将现有企业尽量集中布局,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形成环绕“公用工程岛”的企业布局。
(六)力争关键技术有突破
1、以轮胎橡胶行业技术中心、三角集团等为依托,研发轮胎橡胶生产技术,主要是测试技术、轮胎工艺设计和配方设计技术等。
2、以农药行业技术中心和有关企业为依托,研发农药生产技术,主要是基于生物合理性原始创新产品的开发与转化技术。
五、政策措施
(一)拓展市场空间,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一批受国际大公司技术控制而国内急需并且国内技术基本成熟的产品生产项目,替代进口。根据国家汽车等行业振兴规划,发展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轮胎产品和轮胎制造成套装备,加快化肥、农药行业发展。按细化市场分类,研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农村服务、技术指导和营销网络建设,加强建材配套产品建设,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加大对中东、东南亚、欧洲及北非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市场结构,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二)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增强大型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是结合城市规划、利用开发区集中进行企业搬迁改造的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大宗产品集中地形成的产业聚集型化工园区。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中心,着重发展轮胎橡胶、农药和硅胶等产业集群。推进经营理念、制度、管理、技术、营销、品牌、资本运营和企业创新,发展成长性强、带动力大、市场前景好、对整个行业调整振兴起关键作用的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集中各种资源要素,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同盟,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国外大企业集团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国家“转结构、调方式、扩内需”的机遇,培育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切实抓好规划项目建设,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争取把中石油荣成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列入国家 “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好轮胎橡胶、硅胶、农药等产业的重点改造工程的实施,提升装备水平和规模效应。
(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紧紧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全省重点行业技术联盟和技术中心为重点,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校紧密联合,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跨国公司联合研究开发、联合建设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实现科技资源的互通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
(五)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同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行业调整振兴。二是积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对重点项目,市政府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调整资金支出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
(六)创新融资方式,广开融资渠道,积极为企业稳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服务。金融机构要主动与企业沟通,为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一是支持企业以增量投入盘活存量;二是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水平高,就业人数多的企业要加大生产经营资金投入,确保资金不断链;三是加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七)进一步深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组织和运行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提供国内外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向市政府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加强行业企业自律,协调解决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