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评价
索引号: 11371000004331149X/2021-00077 发布单位: 威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内容分类: 政策评价 成文日期: 2021-01-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国资委关于《威海市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

时间: 09:47
点击次数:

市委改革办: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政策性文件评估的要求,市国资委组织各区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采取征求意见、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威海市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室字〔2020〕10号)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从评估整体情况来看,该文件落实效果综合评定为“较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企业轻装上阵的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根据中央、省工作部署及任务要求,我市成立了分管市长任组长的牵头工作领导小组,由我委牵头协调各区市,有关部门、单位及国有企业,统筹部署,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一)召开动员会议,落实工作责任。省里文件下发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亮同志主持召开了我市动员部署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握重点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时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任务。会后,各区市,各部门,各国有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实施方案制定、退休人员统计、统筹外费用梳理、移交流程完善等相关工作,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开展摸底调查,摸清移交人员底数。由我委牵头成立了摸底调查工作小组,制定完善了统计表格,对我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经统计,我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应移交总人数为11088人,其中,涉及中央企业4607人,省属企业2251人,市属企业2245人,区属企业1985人。

(三)制定实施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参照省实施方案,借鉴烟台、东营等地市做法,制定出台了《威海市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事项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根据我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要求,由我委聘请中介机构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统筹外费用差异化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明确了17项应对措施,并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

(四)制定移交协议文本、移交流程及档案整理标准。参照重庆、秦皇岛等地市做法,组织财政、人社、医保、档案等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制定了国有企业与各区市政府(管委)和镇(街道)、社区移交框架协议文本,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党员组织关系和专用资产移交流程及档案整理标准。

(五)召开调度会议,印发推进工作通知。5月26日,我委召集各区市国资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召开了推进工作座谈会,分析了我市推进工作面临的形势,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交流和解答,并提出了下步工作意见。6月12日,以市工作专班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威海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移交工作的通知》,对移交人员、移交范围、移交事项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了移交协议签订等相关工作。

(六)加强督导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以市工作专班名义对各区市和国有企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建立周通报制度,每周调度并通报各区市、各国有企业工作完成进度,督导各区市、各国有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移交接收工作。截至目前, 我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应移交总人数为11088人,已办理人员档案移交9367人,已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915人,已办理镇(街)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移交7858人,完成占比71%。

二、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前期移交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未发生退休职工上访等事件,但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存在档案不完整,整理不规范问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档案不完整、整理不规范等问题,不符合我市档案、党组织关系接收规定标准,导致无法正常接收。目前,多数存在问题企业已按要求应补尽补,尽最大努力补齐相关材料,并开展档案电子化等工作;对于确实在短期内难以补齐的,按照“现状移交、整体移交”的原则,由企业出具相关证明后接收。

二是存在移交程序繁琐,接收标准过高问题。个别区市存在移交程序繁琐、接收标准过高等问题。例如在档案移交过程中,个别区市对接收档案整理要求过高,要求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时,扫描件不得歪斜、不得有黑边、不得有多余的边框,扫描后必须进行专门的修图作业,导致企业工作量增大,反复整理、送审档案;个别区市要求档案材料必须由单位上门移交,不接收寄送。在党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在市委组织部已明确可使用《入党志愿书》复印件的情况下,个别区市镇街(社区)仍要求企业提供原件。目前,已对各区市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通报,相关区市单位已按要求进行了整改。

三是存在政策宣传不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不细致问题。少数企业由于政策宣传不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不细致,导致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认识不足,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个别退休人员不能按照要求签字确认接收地。个别退休党员职工由于居住地不固定,导致无法保证每月按时参加镇街(社区)组织的党组织活动,党组织关系无法顺利转接。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督导相关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宣讲座谈会、组织退休人员参观社区等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为退休职工答疑解惑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同时,要求退休党员职工必须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加快推进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四是存在统筹外费用发放不均衡问题。国有企业之间由于企业自身经营效益情况,使不同国有企业人员在住房补贴、年度体检、节日慰问等统筹外费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易造成不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攀比;另外,同一国有企业现退休人员和三年过渡期后退休人员,在统筹外费用发放方面可能存在不一致情况,也可能会引发个别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不满。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总体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企一策,统筹兼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责任,用好各项政策,扎实推动工作落实,确保10月底前圆满完成任务。

一是组织宣传引导,创造良好氛围。引导移接双方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措施,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退休人员了解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优越性,消除退休人员的顾虑疑虑,引导退休人员理解、支持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

二是加强沟通衔接,解决难点问题。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协助驻威央企、省企和市属企业与各区市政府(管委)加强沟通对接,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确保双方对接顺畅。根据每周调度的各区市、各国有企业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服务能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街道、社区要承担原先由企业承担的职能,做好社区管理服务、社会保障管理等相关工作。国有企业要协助做好退休人员融入社区管理,继续关心关爱退休职工,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实现退休职工退休生活从企业管理到社会化管理的平稳过渡。

四是妥善处理统筹外费用。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统筹兼顾、逐步消化的原则,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妥善解决市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问题。现阶段,按照规定参照发放或企业自行发放的统筹外费用,仍由原企业按原渠道和原标准发放,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已实施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再发放统筹外费用。三年过渡期后,按照中央和省里有关规定,我委将会同市总工会、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制定《威海市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发放标准》,明确统一标准,妥善处理好统筹外费用发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