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关员对进口棉花进行现场检验 肖蕊/摄
近日,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内,威海海关查验关员正在一批进口棉花进行现场查验。
这批共计70吨的棉花因疫情原因在国外推迟发货超一个月,用棉企业已是迫不及待。棉花到港后,为使企业第一时间将这批生产原料投入生产,海关关员选择到企业现场实施检验。
棉花属于战略储备物资,我国对进口棉花实行配额管理。“我们公司进口棉花用于生产棉纱等布料,根据国家配额,每年需进口两千多吨棉花。”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部长任洪涛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外发货经常推迟,导致我们完成订单的周期大大压缩。棉花的通关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场地周转、工期安排以及出货时间。”
疫情背景下,海关将监管前置,精准指导企业开展查验准备,进行场地确认、人员培训、流程演练等多项工作,及时调度做好查验准备,提高现场操作效率。
“这样的直通进厂检验监管模式,不仅压缩了通关时间,还会为企业节约大笔的存储费、箱使费等。”威海海关稽查二科副科长康新建介绍,“同时,我们在现场监管时合并口岸、目的地两项查验指令,一次下厂实现多个监管目的,实现对企业的无感、顺势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