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威海 > 威海史志 > 历史人物

张政烺(1912.4—2005.1)

文章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时间: 2021-01-25 08:14
点击次数:

        张政烺(1912.4—2005.1) 字苑峰,荣成县崖头村(今属荣成市崖头镇)人。民国 14 年(1925),到青岛礼贤中学读书,民国 18 年(1929),入北京弘达中学读高中。民国 21 年(1932),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民国 25 年(1936)毕业,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历任图书管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职,先后撰写《奭字说》《邵王之諻鼎及簋铭考证》《说文燕召公史篇名丑解》等理论文章,在古文字和史料考证上提出独到见解。民国 35 年(1946),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在清华大学兼授中国文字学,同时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委员。1950 年,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1954 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1955 年,任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1960 年,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1966 年,调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先后担任物质文化研究室、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室主任。1971—1974 年,参加中华书局标点《二十四史》工作,从事《金史》的标点和校勘。1974—1978 年,在文物出版社主持并参加新出土的临沂银雀山汉简、长沙马王堆帛书和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整理工作。1978 年起,先后当选为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主要学术成就结集于《张政烺学术论文集》。2005 年 1 月 29 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