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洲(1904—1979.7) 原名于醒夫,海阳县兴善村(今乳山市乳山寨镇李家兴村)人。民国7 年(1918),因生活所迫去东北谋生,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民国 15 年(1926)初返乡,加入国民党,组织农民协会。民国 16 年(1927)6 月,与张乃晨、于寿堂等人发动驾马沟农民协会暴动。暴动失败后,同于寿堂等人秘密转移到海阳西乡,发动农民成立农民保卫团。后,回司马庄区任保卫团副团长。民国 20 年(193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因身份暴露离乡赴北平。民国 22 年(1933)1 月返乡后,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在兴善院以开垦果园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同年 5 月,以山东第七乡师(文登乡师)教员身份,从事胶东特委与北方局来往秘密信件的传递工作。民国 24 年(1935),参加“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为西路第二梯队负责人之一。暴动失败后被敌通缉。民国 25 年(1936)2 月,转移到山东茌平县工作。七七事变后,他与曹志真等人成立茌平青年抗日救国会。民国 27 年(1938)春,任茌平县工委军事委员兼游击大队政委、平原纵队经委会主任等职。民国 28 年(1939)春,调任中共东海特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民国 29 年(1940)7 月起,历任东海区参议长、东海特委财委书记、群委书记。民国 30 年(1941)5 月,任东海各救会会长、东海专署副专员。民国 34 年(1945)8 月,任威海卫市(地级)首任市长兼外交特派员。同年 10 月 7 日,美国太平洋舰队 2 艘军舰开到威海海域,要求登陆。在与美军代表谈判时,他义正词严,迫使美舰放弃在威海登陆的计划,驶离威海海域。民国 38 年(1949)4 月,随解放军渡江南下,任京、沪、杭铁路第九大队大队长。5 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铁路局军代表、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1953 年 1 月,调铁道部机车车辆修配局任局长。1961 年,任铁道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79 年 7 月,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