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荆山(1860—1900.5) 字雪堂,威海卫江家口村(今属环翠区桥头镇)人。自幼好练武艺,为人豪爽正直。英国租借威海卫,他义愤填膺,串联本村武秀才江正己、北虎口村谢仁山和圈于家村于仁山等,共谋抗英大计,成为威海卫东南乡一带抗英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清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初六(1900 年 5 月 4 日),他组织发动了碑口庙抗英集会,号召大家“维护主权,不怕流血,团结一心,把英国侵略者赶出威海去!”并首先将英国人埋的一块租界碑砸碎,然后带领群众把碑口庙附近的租界碑全部毁掉。次日,他带领群众将英国雇佣军运往报信村的租界碑全部砸碎。四月初八,他又率 3000 余名抗英群众向驻扎于垛山顶的中国军团营地发起进攻。战斗中,他冲在最前面,飞脚踢落英军头目的手枪,不幸遭敌枪杀,尸体被焚烧。后,民间流传民歌:“提起刘荆山,人人称好汉。满腔爱国志,抗英他领先。脚踢沙鬼子,洋人心胆寒。虽死犹光荣,千古英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