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蟾(1852—1895.2) 字子香,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清同治六年(1867),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枪炮等技术。同治十一年(1872),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光绪元年(1875),任建威练船管带,赴英国、法国参观学习。光绪三年(1877),随第一批留欧学生出洋,在英舰任见习船副。光绪四年(1878)回国,以游击留闽尽先补用,不久任镇北舰管带。光绪八年(1882),被派往德国,验收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和济远巡洋舰。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他督带定远等舰回国,次年,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授参将。光绪十四年(1888)升副将,赏强勇巴图鲁名号,擢右翼总兵兼旗舰定远号管带,加头品顶戴。他参与《北洋海军章程》的起草工作,海军规划多出其手。光绪十六 年(1890)冬,北洋水师巡泊香港,提督丁汝昌奉命离舰赴法国,他按规定撤下提督旗,升总兵旗。为此与英国藉总教习、副提督琅威理发生争执,后琅威理负气辞职,史称撤旗事件。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在黄海海面遭遇,展开激战。开战不久,提督丁汝昌负重伤,他代为督战,指挥定远舰、镇远舰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号。战后,晋升记名提督,赏换格洪额巴图鲁名号。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十一日凌晨,威海保卫战中,日本海军鱼雷艇偷袭刘公岛,定远舰中雷进水,他下令将其驶至铁码头外搁浅,改作水上炮台使用,配合各舰奋勇作战,先后击退日军 8 次水陆进攻。至正月十六日,刘公岛外援断绝,为不使军舰落入敌手,他下令炸毁定远舰,并于当天夜里愤然自杀,践行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