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琪(1908—1938.2) 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人。出身地主家庭。民国 14 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太康县国民党党部工作。民国 17 年(1928),入冯玉祥部无线电学校学习,后留冯部任报务员。民国 23 年(1934),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次年下半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民国 25 年(1936)1 月,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到文登。同年 4 月,任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书记。时值“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群众情绪低落,革命处于低潮。他从恢复和整顿党组织着手,与张修己等骨干一起,走村串户,寻找失掉联系的党员,发展新党员,重新聚集革命力量,并以中共胶东特委的名义,起草《给各级党部同志的一封信》,分析中国和胶东地区的政治形势,总结“一一·四”暴动的经验教训,批评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提出纠正方法和今后任务,使各级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8 月,胶东特委迁驻烟台,他改名理琪。12 月 18 日,因叛徒告密,在烟台被捕。不久,被解往济南高等法院看守所。他与赵健民等组织成立狱中党支部,领导狱中党员学习党的抗战政策,并组织绝食斗争。民国 26 年(1937)11 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同年 12 月 24 日,胶东特委在文登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第三军),他任司令员。民国 27 年(1938)1 月 15 日,赴威海卫同国民党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专员孙玺凤谈判,策动威海武装起义,得到近 100 支枪和大批军需物资,并争取威海国民党政训处部分人员参加抗日队伍。同年 2 月 13 日,他与林一山、宋澄等率队摧毁牟平伪政权,缴枪 100 余支。战斗结束后,他率部分干部在牟平城南雷神庙开会,被从烟台赶来的日军包围,战斗中他身中数弹,仍鼓励大家“要节省子弹,坚持到黄昏”。在突围路上,因流血过多牺牲。初安葬于葛家镇崔家口东,后迁葬于栖霞英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