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高区

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八月的威海,夏雨喧嚣,为人们带来阵阵清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在高新区,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大街小巷遍布着一个个“红马甲”、“蓝马甲”、“小红帽”的身影,广大机关干部、师生、党员、群众纷纷响应号召,争当创城先锋,以志愿者身份积极投身参与到创城行动中,他们维护市容秩序、发放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清洁环境卫生……用汗水浇灌文明之花,用行动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拆违治乱”动真格


随着1台挖掘机、5台清运车和30余名拆违工人有条不紊地工作,以西文化小区为重点的拆违治乱工作近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在西文化小区一家餐饮店铺背面,几间用钢化板、木板等材料搭建的临时用房被拆除。据怡园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工作人员介绍,此类餐饮店铺探头经营的违建有几十处,大多是吉林路等餐饮店铺为解决空间不足而临时搭建的。拆除现场,违章搭建物被挖掘机和人工分别拆除,拆下来的建筑垃圾及杂物被立即清理,并由车辆运走消纳。违章拆除后,西文化小区环境整洁了,道路也更通畅了。

西文化小区的居民刘先生表示:“一方面是老旧小区的改造,另一方面是违章建筑的大面积拆除,小区的环境每天都在变好,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全区创城工作卓有成效。截至目前,高新区对200余个住宅小区及临街区域循环检查80余次,发现、督导整改问题1400余件,对全区51个无物业小区全面探索引入物业服务,累计共拆除违建2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6万余处,清除乱拉乱挂100多处,清理小广告4万余处。


创城“大礼包”送入百姓家


“这是我们街道专门制作的‘创城清凉扇’,扇子上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城也请咱们社区居民多了解、多宣传。”8月17日,寨西社区网格员张爱霞正在给居民送去“创城环保购物袋”和“创城清凉扇”等“创城礼包”,受到居民们的普遍欢迎。

为提高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从8月15日起,田和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采取集中发放、入户赠送等多种方式将“创城宣传大礼包”发放到每户家庭。“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详细听取他们对创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宣传创城应知应会知识。”田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思想意识层面引导居民积极投身创城行动是高新区探索的创城“金点子”。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印发《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11万份,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等宣传资料15万份,制作扇子、购物袋等“创城大礼包”4万份,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志愿+信用” 助力乡风文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也是“主战场”。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初村镇充分发挥信用体系作用,以“志愿服务+信用积分”的形式,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村级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构筑起信用支撑、共建共享的乡村文明创建新格局。

“创城期间所有志愿服务不计入零工,均以信用积分的形式兑现,服务时间越长、干的脏活累活越多、清理的效果越好,给予的信用分就越高。”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各村村民迅速行动,清理杂草、打扫村庄卫生、清除小广告、消灭卫生死角,党员、群众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各村居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善。

一时间,村民以参与志愿服务为荣,争先进、多得分,给儿孙做表率的文明乡风日渐浓厚。除志愿活动得信用加分外,各村两委还派志愿者不定时在村内巡逻,发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污言秽语等不文明现象则给予一定的信用减分。信用元素的直接引入,让农村创城工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争当先进、你追我赶的乡村文明逐渐形成,推动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


是清凉蓝也是“文明色”


文明城市人人创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高新区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投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一线。志愿者们身穿蓝色马甲,化身为文明的“蓝精灵”,用实际行动提升辖区颜值。

近日,双岛街道西马山村村口的绿化带内,几名身穿蓝色志愿马甲的村民们正在清理绿化带内的杂草。此时室外温度已达到30℃,志愿者们的头发都被汗水打湿了。“别看我岁数大了,但我也想当一名志愿者,创城这么忙,我也想贡献一点力量,创城受益的是咱百姓,我们都应该全力支持配合。”82岁的志愿者陈学海说。

与此同时,双岛街道北郊村志愿者们也准时来到村里的大街上,按照前期有序分工,两两一组,各自负责不同区域的小广告清理,利用铲子、扫帚、喷壶等工具对张贴的小广告进行全面清理。电线杆、墙壁上的小广告十分顽固,清理难度大,志愿者们相互配合,一张一张仔细地铲除。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北郊村的墙壁、电线杆又恢复了干净。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名旗帜。看着志愿者在烈日下辛苦工作,很多居民和商户也都积极加入到创城队伍中来。他们拿起扫把、拿起铁锨,加入清理整治的行列中。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高新区,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刘思兰)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