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是我市的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潜力。近年来,我市以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聚焦海上养殖、捕捞、加工、交易等环节,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市是渔业大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今年,我市对4处海洋牧场进行提档升级,发展以贝藻养殖为主体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面积10万亩,新增2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建设4万立方米深海养殖工船。
在捕捞环节方面,我市重点加快远洋捕捞项目建设。赤山集团倾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南极磷虾产业特色园区,主要建设南极磷虾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库、高端生物制品研发中心及产业化三大板块,将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全套智能化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健康食品、高端生物制品两大类。
在加工环节方面,我市加快推动海洋食品加工向生物科技转型,推进海洋高新园建设,抓好威海特医食品产业研究院建设和中国海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运营,加快推进立好特医食品、深海鱼胶肽等项目建设,带动海洋生物科技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在交易环节方面,我市以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为载体,建设“荣成海鲜”旗舰店和体验店,做好荣成海鲜价格指数的采集发布,新增交易会员100家,完成大宗商品交易额13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立足资源基础和规模优势,逐个产业、逐类产品进行分析,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提升规划,推动全链条做大做强。
市海洋发展局局长袁玉前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立足资源基础和规模优势,推动养殖业向生态、高效、深远海发展,进一步扩大海洋生物集群规模,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方式,高标准服务水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