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123家涉海企业入选威海市“千帆计划”企业库;12家涉海企业入选2020年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54家。持续推进海岸带保护专项规划编制,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深化优化,结合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牧场现状特征以及海域本底调查的相关情况,对海洋功能区划进行适当调整,结合陆海功能统筹,调整和划定严格保护区、禁止开发区和优化利用区。编制修订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全市1064家企业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推进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测设备联网安装工作,建立水质超标短信预警处置机制,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99.93%;加快推进威海市湾长制平台建设,完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网上申报审批制度,对1家国家级海洋牧场、2家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开通“威海—青岛港—连云港”集装箱航线,加快威海港与“亚欧大陆桥”高效联结;成立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科技城建设,并赴天津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江苏无锡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中船集团715所新安江实验场等对接合作事宜;启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筛选1000余家具有行业代表性重点涉海单位,每月对财务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进行比对审核,及时掌握全市海洋产业发展趋势;与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春雷计划”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在天猫平台上建设“威海农海产品官方旗舰店”,共同打造优质威海海鲜品牌;调整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标准,年可为养殖用海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766.23万元;召开全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会议,印发《2020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实行全产业链闭环式管理,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行为;开展外省籍渔船清理整治专项执法行动,海上和渔港码头两条战线同步进行,查获外省籍违法违规渔船6艘;开展渔业防汛防台现场检查,重点对渔港防汛防台基础设施、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及防风、防火、防雾、防碰撞措施等进行了检查。跟踪了解荣成远洋在加纳、俚岛海科在斐济项目、威海环海在乌拉圭、荣成海宇在印尼等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进展及受疫情影响情况;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受国外疫情影响,全市水海产品出口19.4亿元,同比下降11.7%。组织编制《山海景观自驾游公路策划方案》,打造全域旅游的支柱产品、乡村旅游的龙头项目、旅游公路的样板工程;威海刘公岛国际帆船游艇有限公司3艘巴伐利亚帆船吊装下水;编制2020年威海文旅项目招商手册,重点包装龙须岛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潮汐湖周边区域开发合作项目、乳山宫家岛南黄岛小青岛综合开发项目等十余个重点涉海项目。发布2020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威海市榜单,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印发《2020年威海市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实施方案》,针对涉及海鲜、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大对地理标志侵权假冒案件的查办力度;深入开展金融辅导工作,将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宇王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30余家海洋企业纳入辅导企业名单,全面摸清企业融资需求,并制定科学可行的融资方案。斑头鱼苗种繁育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顺利通过现场验收,繁育苗种19.68万尾;“荣成海带”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蓝越”牌金枪鱼罐头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