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湾畔,海风劲吹。眼下,鑫发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主体楼宇和一排排高标准车间已封顶,各类工作已完成三分之二,目前正集中资源进行冷库建设,争取在鱼货收购旺季之前投入使用。随后,污水和净水处理工程两个设备操作平台、园区附属工程即将进行施工,各类设备安装及调试也将提上日程。
该产业园是集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储存、外贸及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项目,利用靠近渔港的优势地理条件,解决冷链“前一公里”难题,缩短鱼货入库时间,提高鱼货品质,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6万吨、产值10亿元。
同样,在鑫发控股旗下蓝润集团金枪鱼加工车间,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刚刚出库的金枪鱼还披着冰霜,工人们趁鱼体尚未解冻,麻利地将金枪鱼进行分解,其中最好的部位被切成厚薄均匀的生鱼片。“我们生产的金枪鱼主要是生鱼片、鱼柳等,正在分解的这批金枪鱼是出口日本的。”金枪鱼车间负责人介绍道。
分解后的金枪鱼一点也没有被浪费,鱼身其它部位会进入另一套设备,经过腌制、蒸煮,变成了美味的金枪鱼罐头。而以前废弃的鱼骨现在也成了“香饽饽”,蓝润集团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合作,从金枪鱼鱼骨中提取出比胶原蛋白分子更易被吸收的胶原蛋白肽。
“这是非常珍贵的原材料,论克销售,每克5元。以前,捕捞金枪鱼都直接出售,价值较低,现在回运后通过分解出售、生物提取将金枪鱼的价值充分利用,附加值可翻好几倍。”胶原蛋白肽车间负责人介绍。
谁也想象不到,20多年前,这家创始之初仅拥有一间库容很小的冷藏车间的小公司,能快速膨胀发展,成长为威海挺进深蓝的领军者企业之一。
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品种,金枪鱼对保鲜加工条件要求较高,但囿于过去没有超低温捕捞船只等条件限制,不得不在海上低价出售,回运比例不足10%,造成了高端资源的浪费,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被国外企业把控。
为改变渔业产销“两头在外”的格局,鑫发控股公司先后投资7亿元,建设金枪鱼加工基地。此后,金枪鱼捕捞实现100%回运深加工,相比在海外低价出售,价值提升十几倍。仅金枪鱼加工基地,年可生产罐头、鱼柳等系列产品1.5万吨。
为丰富海洋食品种类、增加市场占有率,鑫发控股公司还引进海洋鱼类、鱿鱼类旅游休闲烘干即食产品生产线,形成了以速冻调理食品、即食水产品、海洋旅游休闲食品、冷冻水产品为补充的产品系列等。
一条金枪鱼,串联起冷链物流基地、超低温冷藏、传统加工提升、功能食品研发、废弃物高值化研发、海洋医用食品和保健品研发等多个环节,打造出一条上中下游衔接配套、前沿与资源对接、后端与生物高端接洽的全产业链。
如今,放眼鑫发控股的版图下,海藻加工、金枪鱼加工、船用脱硫……无处不是企业开拓创新,探索新市场的发展印记。随着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企业即将完成一整幅海洋产品精深加工与海洋装备制造的“大拼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蔡君君 李森/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