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不能按期交货,工厂又不能开工,怎么能减少一些损失?”“请问威海市有无捐赠抗疫物资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近日,“威海市应对疫情商务法律服务群”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企业提出复工复产等方面相关诉求。对每条诉求,市商务局贸易发展中心主任张习鹏都会认真查看,在群内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一开始只有我们4名工作人员和几十家企业,通过我们在各个平台推动、企业间相互推荐,群内企业已经接近400家了。”张习鹏说,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外贸企业加入群聊。
一个微信群,何以有如此“魔力”?张习鹏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只要企业提出问题,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或者给出解决方案,那么企业自然越来越多的加入进来。”
不了解复工手续、订单不能及时交付、到境外参展费用拿不回来……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的问题大多具有共性,当问题在群中“直播”解决,不仅提问者受益,遇到相似问题的企业也能参考借鉴。
为了满足更多企业的需求,在该群中,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还拉来了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威海海关、市仲裁委、市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这样一来,市商务局居中协调的环节也得以缩减,能第一时间回应企业关切。
“进群之后,企业反响普遍不错。我们打算继续吸纳企业进群,把这个群长期维护下去,即便疫情结束,也能继续为企业服务。”张习鹏笑着说,这个群建立的意义,就是为全市外贸企业量身打造了一份“应对国际风险挑战、开拓多元国际市场”的外贸“工具包”,让企业“逆风扬帆”。
这条针对外贸企业的“绿色通道”,只是我市打通企业诉求渠道的一个缩影。在市政府官方网站,我市也开设了“企业诉求直通车”浮窗,通过服务电话、邮箱等形式,及时受理企业反应的问题。眼下,通过各部门的有力推进,我市将继续丰富帮扶举措,第一时间摸清企业困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蔡君君 实习记者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