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领导干部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192N/2020-02996 发布单位: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内容分类: 领导干部解读 成文日期: 2020-03-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来源: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间: 15:26
点击次数:

3月20日上午10:30,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启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李崇煜介绍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的主要内容

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机制。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主体是区市(开发区),市级负责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评价范围为全市工业企业,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除外。评价工作分为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两个层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以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税收增幅、销售收入增幅、研发经费投入增幅8项指标为主,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评价以单位用地税收为主要指标。数据采集按照企业填报、部门核实、企业确认的方式进行,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各区市(开发区)根据采集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健全企业评价和分类结果的审核、公示、公布和纠错机制,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发展状况。按照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2个口径,依据综合评价得分,将企业分为A类(优先发展类)、B类(支持发展类)、C类(提升发展类)、D类(限制发展类)。原则上A类企业比例不超过20%,D类企业比例不低于5%。每一年度进行一次企业综合评价,并按评价得分调整上年度企业分类。


实行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各区市(开发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别企业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价格、用地、排污、产能利用、融资、财政扶持等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倒逼低端低质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企业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设立新增项目评价标准、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标准地”改革、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推动行政监管行为规范化等举措,深化改革成果,优化营商环境。在标准地改革方面对有关事项进一步明确,各区市(开发区)在完成亩产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分区域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具体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

改革进度总体部署。改革工作大致分为3个阶段压茬推进。2020年6月前,荣成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其他区市初步建成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信息系统,完成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评价,试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2020年12月前荣成市完成企业评价的全覆盖,其他区市将规下企业纳入评价范围。2021年6月前各区市完成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这个时间节点,我市比省里要求的提前了半年。

组织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析诊断、强化激励考核3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如何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数据采集是评价改革工作的基础,也是关键一环,直接关系着评价的效果,决定着评价的成败。采取三项措施,保证数据采集真实、准确、完整:

严格数据采集程序。数据采集分为企业填报、部门核实、企业确认等环节,首先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报数据,其次由镇(办)、区市有关部门共同核实,最后将核实后的数据发送企业确认,企业有异议的,有关部门再进行研究确认。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意见》强调,完善部门涉企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推进各部门、单位间数据信息的共享应用。要求市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市有关部门的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对区市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工作中涉及到本单位、本系统相关数据,积极配合提供。

建立企业评价纠错机制。因客观原因造成综合评价结果有误的,由企业申请,经所在镇(街)审核,报各区市核准,对综合评价结果给予调整。

如何落实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政策?

将在价格、用地、排污、产能利用、融资、财政扶持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加大A、B两类企业正向激励和C、D两类企业反向倒逼力度。

实施差别化价格、产能利用政策。由于市级没有权限制定差别化价格、产能利用政策,省里正在制定赋予市、县差异化政策清单,届时将根据省里的政策清单,制定差别化政策。

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在制定、落实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政策准入规定时,优先保障A、B类企业用地需求,合理控制C、D类企业新增工业用地。

实施差别化排放政策。严格执行和完善污染物指标量化管理制度等政策,对A、B类企业新增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给予支持,对C、D类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实施差别化融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A、B类企业在信用评级、贷款准入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差别化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与综合评价结果挂钩联动机制,各级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向符合条件的A、B类企业倾斜。


(来源:威海发布)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