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专栏(归档) > 防疫服务

史上之“磁场”最强大的新同事入职了!

文章来源: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时间: 2020-02-11 15:44
点击次数:
最近
我们医院刚入职一位新同事
这位”同事“很是不一般
体重吨位
性格脾气
特长优点
......
样样牛的很!

且他“上班”的时候还需要
拿棉花塞一下耳朵

咋样,有个性吧!
大写的服!

是的
图上这个家伙 ☝☝☝
就是我们新入职的“同事”
能做出CT/X光/B超不可即的
没错
他有一个科技感爆棚的名字
磁共振



 因为“太牛”,所以深夜低调入职。


好了

接下来

把“话筒”交给我的“新同事”

请他为大家做自我介绍



士们,先生们:


家好,我是磁共振,今天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们常提到的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核磁共振。


常有人问我,“核磁共振”岂不是会有核辐射?

你可别瞎说了!知道造谣可是犯法的吗?
忍不住在这里加一个“表情包”强调我此刻的心情!


要知道“核磁共振”“核磁”等都是它的“想当年了“,就像咱们前面讲到的,之所以有个“核”字,主要是因为磁共振成象用到的基本成像元素是人体内的氢质子(氢原子核)。

可是,有个“核”字,始终有种辐射感,为了减轻这种“莫须有”负担,并且与核医学科相区分,就统一去掉“核”字,改为“磁共振”。

也就是说,只要严格遵守磁共振检查安全规范,做磁共振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请放心,辐射,当然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知道你是高科技,但你声音都快吵死我了!

大姨你可别生气,我可是绝对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这个声音可是我独特的“标签”,还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我之所以会有噪音,完全是因为磁共振工作时梯度场快速变化,产生的力使梯度线圈发生机械震动。

因此,只要是进行磁共振检查,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个锅,得由机械震动同学来背!

所以说,我还是建议大家来做的时候耳朵里面塞个棉花吧。


年头,谁还没有点儿小脾气?我也是很有底线的人!


SO,我下面要说的这9点,请大家仔细看,记性不好的,建议收藏,慢慢看。


1、受检者不能将任何铁磁性物质带入磁体间,检查前需更换检查服。

2、安装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血管夹、支架、人工心瓣膜者禁做MR检查(冠脉支架植入术3月后可慎做MRI复查)。

3、虽然磁共振对身体没有伤害,但怀孕三个月以内孕产妇,需事先告诉医护人员,由医务人员综合考虑检查之必要性及安全性。

4、如果体内有人工关节、骨科固定物、补片、铁屑或植入的药物泵等,需告知检查人员。

5、有幽闭恐惧症、心脏病、癫痫、无意识、躁动、肾脏功能不全或有药物过敏病史等状况,请预先告知检查人员。

6、腹盆部检查要求空腹。

7、小儿检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剂,不能合作的成人也需要提前使用镇静剂。

8、因为检查扫瞄室的空间较狭隘,而且机器在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检查时间依部位的不同需10-30分钟不等,受检者需保持静躺不动,避免因移动而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进而影响诊断。

9、依照病情需要,检查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受检者憋气,每次约10-20秒,请务必配合。

说我们都是检查设备,我可是很“娇贵”的!


我工作时就是个大号磁体,想想磁体和铁磁性物体接触产生的结果吧,那可被称为投射效应或飞弹效应。

因此,磁共振检查时首要一条:严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携带铁磁性物品进入MRI检查室(特别是家属,这是最易受忽视的环节)。

检查者及陪检人员进入MRI检查室前需去除下列物品:磁性金属物品如手机、磁卡、钥匙、手表、硬币、发卡、打火机、假牙、剪刀、别针、电子产品、存折、项链、耳环、戒指等;尤其是轮椅、平车、担架、监护仪、输液泵、氧气筒等仪器设备禁止入内。

为啥?我会以我强大的吸力,把它们全都吸在我身上!结果呢……可想而知……可能会被损坏及对磁共振设备造成破坏,并可能导致人身伤亡。


有人不听话,想试试看我的威力!So……


△上海肺科医院磁共振室的“亲吻”


2016年7月4日,上海肺科医院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一台轮椅“亲吻”上了磁共振设备,网传机器修理费将达到300万元。不过事后据东方网的记者了解,300万元维修费的说法子虚乌有,这台机器经过短暂检修后继续投入了使用。据了解,事发时,患者已完成检查,患者家属因着急将其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了检查室。由于磁共振当时处于待机状态,仍具磁性,因此金属制轮椅被迅速吸到机器上。所幸患者并未受伤。



最后

附上一张我帅气的自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