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评价
索引号: 11371000494431205M/2020-13238 发布单位: 威海市水务局
内容分类: 政策评价 成文日期: 2020-1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水务局关于《威海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0年)》贯彻落实情况的终期评估报告

时间: 17:31
点击次数: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市印发《威海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重要文件评估的部署要求,市水务局采取实地走访调研、分析调查数据等方式,对《方案》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终期评估。从终期评估整体情况看,该文件落实效果综合评定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件贯彻落实基本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单村供水村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单村供水村庄直饮机、消毒设备覆盖率达到100%,省定贫困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销号。

二是农村规模化供水村庄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按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最大限度压缩单村供水的原则,通过新建农村规模化水厂、延伸城镇供水管网等措施,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695个,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73%

三是贫困群众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完成97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消毒设施配套的基础上,开展两轮贫困群众饮水安全调查,对全市18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情况进行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贫困户饮水安全工作台账,因地制宜、分类整改,全市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饮水安全标准。

(二)取得成效

一是农村供水现状从镇报送县汇总市级逐村核查,基础调查精准程度取得新突破。市水务局组织发动全市水务系统力量,在各镇街配合下组成200余人的工作队伍,分8个工作小组于2019-2020年期间先后两次对全市2200多个村庄和1.59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排,实地查看饮水工程水源、泵房、管网及净水设备建管情况和贫困户饮水情况,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效率之高彻底摸清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群众需求和存在问题,建立了全面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台账。通过梳理汇总调查数据形成了第一手资料,为威海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修订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十四五工作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工程规划从量力而行彻底解决,工作谋划取得新突破。克服资金紧张、任务量大等困难,坚持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的原则,在年初两年攻坚行动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工作思路,重新拟定目标,以规模化供水为主攻方向,以单村供水治理为重点,充分考虑市沿海丘陵地形地势特点及群众用水习惯,坚持实施规模化供水和单村供水改造提升两条腿走路的总体思路,对《威海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0年)》进行了重新修订。《方案》修订后,工程总投资由1.94亿元提高至20.8亿元,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数量由186个提高至695个,单村供水村庄由消毒设施单类设备全覆盖提升至消毒设施和直饮机两类设备同时全覆盖。同时成立分管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真正实现了从水务部门单兵推进向政府牵头共同发力的重大转变。

三是消毒和直饮设备从零星配套同步全覆盖,单村供水村庄水质保障取得新突破。在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的同时,将暂不适宜实行规模化供水的单村供水村庄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要点和难点,科学制定标准,严格进行管理,确保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环节、从建设到管理全过程,实现建设标准、卫生标准、管护标准、经费标准、人员标准的五统一全市单村供水村庄已基本实现水源+消毒净化设施+直饮机三位一体模式,有效解决和预防了存在或潜在的各类水质问题,确保入户水全部经过消毒净化、直饮水方便快捷。

四是全面开展单村供水村庄入户水及直饮水水质检测,农村饮水水质检测取得新突破。市水务局对全市2046个村庄入户水及720个村庄直饮水进行集中取样,并对三大类20余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此次检测比卫健部门抽测覆盖面更广、较各区市自行检测周期更短、数据准确性和实效性更强,首次全面详实反映出了当前全市单村供水水质现状,充分佐证了推进规模化供水和单村安装净水设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推动规模化供水及单村消毒过滤设备运行产生了较大积极影响。此项工作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认可,山东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印发经验做法。

五是农村规模化供水推进从循序渐进突飞猛进,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程度取得新突破。积极克服威海市地势起伏大、群众接受度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将规模化供水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要务强力推进,优先抓好城区供水管网的延伸,坚持能延则延、能并则并,最大限度压缩单村供水的原则,不断扩大镇级规模化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单村供水村庄调整为规模化供水村庄。市区包括环翠、文登、高区、经区和临港区,以水务集团为建设主体,实行规模化供水;荣成、乳山和南海新区,发挥市、镇两级供水厂作用,凡是能够并入大管网的村全部并入。目前,全市规模化供水村庄数量提升至1904个,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提升至73%,在同类丘陵山区地市处于前列水平。

  二、下步打算

(一)实行动态监控,建立动态解决机制。村饮水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地方政府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定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调查,及时发现存在饮水问题村庄和住户,及时纳入工程建设计划予以解决

(二)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饮水安全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饮水安全宣传,公布水质情况、阐明规模化供水及用水缴费等各方面优点,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到用水缴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群众关注的焦点由吃水交不交费转移到吃水安不安全上来,使群众对于缴纳水费的认识由增加一项不必要的支出转变为解决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工程长效运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给予资金扶持。今年我市继续计划将农村饮水安全列为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目前8区市均编制了十四五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规划,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希望市级财政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市水务局将全力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助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档升级。

(四)组建农村供水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依托城乡一体化供水企业成立农村供水公司,单村村供水工程较多的区市,组建农村供水公司。切实发挥农村供水公司专业化管理作用,对辖区内全部农村饮水工程实行统一建设实施、统一运行管理、统一经营维护,确保工程长效稳定运行。

(五)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管效率。综合考虑村庄规模、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统筹确定水、电、路、污水、环卫规划,统一开展工程建设。按照先地下,再地上先永久,后临时的原则开展实施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压缩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统筹各项农村管理,打破传统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基础设施管护体制,将村居各类监督员、协管员多员合一进一步提高管理员专职程度和薪酬待遇,调动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长效运行。

 

威海市水务局   

202012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