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双招双引

17家科研工作站、89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威海为精致发展配上“最强大脑”

       目前我市有博士后工作站17家,分站8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家;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89人,博士后及其导师团队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效益达43.14亿元。博士后人才团队优势凸显,已成为推动我市产学研用结合发展的“最强大脑”。
 
  “研发主宰未来,创新决定成败”,这句在迪沙药业集团随处可见的话,是迪沙药业集团发展25年来始终坚持的信念。
 
  作为创新型企业,迪沙药业集团将吸引培养人才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2013年8月,迪沙药业集团获批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迪沙药业集团为工作站的每名博士后人员都配备了研发团队,博士后人员可独立开展项目。工作站实行的以“项目小组负责制”为主导的科研管理模式,又运用项目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了有效激励。设站以来,迪沙药业集团博士后研发团队累计完成课题60多个。
  “博士后青年人才最关心的不是待遇,而是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平台和创新土壤。”迪沙药业集团项目管理部经理张宗燕说。为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和省市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除已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外,迪沙科研中心还筑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在研项目达100多项。
 
  借脑引智,迪沙药业集团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正加快推进。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李广生博士参与研发的高效酶法制备壳寡糖项目申请专利2项,最终实现了产业化,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苗华明博士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洛索洛芬钠原料与制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该原料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团队研究成果已为迪沙药业集团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
  在我市,除迪沙药业集团外,天润曲轴、泰祥集团、威高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均正在有效运行,为推动人才强市、人才强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突出抓好博士后工作站创新水平,推动博士后培养链条不断向高端延伸。我市在去年又对博士后资金资助办法进行了升级,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给予最高一次性经费资助10万元;对每招收 1 名博士后并开展项目研究的,给予最高15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对获得国家、省级项目资助或考核优秀的,再给予一定奖励;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全职在威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待遇,出站后留威工作的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
 
  优质的平台资源,优沃的政策支持,吸引了一大批博士后青年人才来威发展。2017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的王珊珊就来到了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扎根海带育苗养殖的最基层,开展了“海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博士后课题研究,在海带良种保存、繁育、栽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真正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在产学研合作中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像迪沙药业集团一样,韩威生物、宏安集团等不少设站单位把博士后工作站(基地)建设与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相结合,使其成为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平台,做到企业内各类平台载体资源共享共建。既增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又带动博士后合作导师通过工作站进行成果转化实验,使得导师及科研院所的专家间接成为一批真正为企业所用的顶级“外脑”。
 
  据了解,我市已出台了《威海市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体系,规范博士后工作管理服务,保障博士后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发展。为使博士后人员能够安心进行创新研究工作,我市借助高校电子图书馆资源为博士后人员免费开通了“高层次专家数字图书馆”,进一步优化了博士后科研软环境。各级人社部门、设站单位还及时将博士后人员纳入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并协调解决博士后人员的生活问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蔡君君 通讯员 高建/文 资料图)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