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威海 > 威海史志 > 乡村记忆

乳山市夏村镇

  夏村镇位于乳山市境中南部,是乳山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至威海市区101公里,北至烟台市区97公里,西至青岛市区168公里,青威、烟乳两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桃威铁路乳山站建于镇域北端。镇政府驻滕甲庄村。全镇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面积6.2万亩,辖46个行政村,人口4.24万人。
  今夏村镇境域,清初为牟平县南境,清末为海阳县东境。民国时期,海阳县第三区政府驻此。1941年3月,抗日民主政权牟海行署成立,夏村归属牟海行署。1942年9月置夏村镇。1944年9月,撤夏村镇,建牟海县十四区,区政府驻此。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十四区更名为夏村区。1949年10月重建夏村镇。1958年9月2日,取消乡镇建制,成立政社合一的夏村公社。1982年1月,恢复夏村镇。2001年4月6日,撤销的城北镇行政区域并入夏村镇。
  夏村历史悠久,明洪武年间,夏姓在此建村,故名夏村。至清初,已成为牟平县南境的重要集镇。清同治元年,为防御捻军入村,筑城垣。至清末,夏村已发展至居民近千户,为海阳县第一大村,是海阳县东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有“旱路小码头”之称。城内十字街口为繁华地带,街道两侧有商店、旅店、饭馆、药铺、钱庄、当铺、牙行、赌局、理发等商号50余家,有酿酒、榨油、鞋铺等手工作坊。每逢集日,上市人数近万人,盛时达万人以上。
  夏村人杰地灵,文武人才辈出。清代著名武将邢洛书就出生在这里。
  邢洛书(1767~1824),今境内桑行埠村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武举,嘉庆元年(1796年)中武进士。时刚即皇位的嘉庆皇帝,夜查紫禁城守备,见东、南、西三门皆戒备松懈,三门把总无一人在岗,唯北门守备森严。当嘉庆皇帝行至北城门下,险些被守门把总邢洛书误伤。自此,邢洛书深得嘉庆皇帝信任,被钦点为蓝翎侍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即位前就深恨大学士和珅专横的嘉庆皇帝,决定逮捕和珅。当日,嘉庆皇帝将圣旨写毕后,为选何人担当此任而思忖再三,最后决定“非蓝翎侍卫邢洛书莫属!”

  初八日凌晨,定亲王绵恩召邢洛书至内宫接受逮捕和珅密令。拂晓,邢洛书率十几名侍卫来到乾清宫门外,待嘉庆皇帝到殡殿哭拜转回上书房之后,邢洛书率3名侍卫闯入殡殿。和珅见状,怒斥道:“你等怎敢如此无礼,擅闯大行皇帝殡殿。”邢洛书立即回道:“和珅不得无礼,有圣旨在此。”和珅预感到事情不妙,一边说:“和珅的名字是你叫的吗?”一边乘机跳上供案想越窗而逃。邢洛书见此,一个箭步跃到窗下,一个扫堂腿朝案桌扫去,咔嚓一声,案桌四腿折断,和珅一头栽到地下,众侍卫上前将其缚住。时邢洛书取出圣旨念道:“和珅欺罔擅专,情罪重大,着即革职,锁交刑部严讯,钦此!”和珅还未从惊吓中清醒过来,已被侍卫牵拽而去。
  当日,邢洛书又奉命来到和珅府上,查抄了和珅的家产,共查没各类家财合银22389万余两。后据梁启超估算,和珅全部家财折银八亿两,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十天后,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罪状二十款,下令赐死。邢洛书因逮捕和珅有功,擢升二级侍卫,授武德骑尉,后累迁淮安府都司、河标右营游击、海州参将、河标中军副将、徐州镇总兵等职 。
  冷泮林(1717~1783),今境内冷家村人。青年时涉足教育,“教授生徒,远近多所成就”。清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江西龙南知县。任职期间,曾变卖家私、山岚以资百姓。逢荒遇歉,亲自外出招商筹措救灾粮,多次“捐俸修书院,置学田,延名师主讲席”。任职多年,政绩卓著,曾获御赐“半朝銮驾”。晚年擢升知府,就职前,龙南人为其画像1幅,赠“万名衣”(众人签名的衣服)1件,以示感戴。著有《登州山川风俗及郡县沿革历代人物记略》等,留存至今。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