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威海,天蓝海碧,水澈山青。海风习习的秋日樱花湖、实现“绿色发电”的华能威海电厂……一处处精致景象,是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留下的最美“足迹”。
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绽放出别样精彩。
“零容忍”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10月10日,荣成市博隆公司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场面如火如荼,施工现场却空气湿润、道路整洁。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地实现了封闭围挡施工、道路硬化、场地洒水等“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确保把扬尘污染控制到最低。
通过实施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项目标准化管理,高标准、低扬尘成为我市施工现场的新常态。截至目前,我市所有建筑工地已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标准。
随着《威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印发,市委市政府修订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将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六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一场“零容忍”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我市培育出精致生态的纯净“土壤”——
“蓝天保卫战”守护万里蓝天:全市1234家“散乱污”企业完成清理取缔和整改提升,电力企业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更构建出“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监管模式,推进覆盖全市72个镇街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对污染物扩散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实现“精细管理”。
“碧水保卫站”营造一湾清流:清理整治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违章建筑38处,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5.6%,成功治理全市686家规模化养殖场。行走在蜿蜒千公里的海岸线,无处不能享受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宜人风光。
“净土保卫战”溯源治理土壤污染:启动工业企业用地调查对象159家,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防治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借鉴国家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经验,大力宣传和推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推动部分尾矿库企业转型升级……
在“利剑2018”、“绿盾2019”等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对破坏城市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叫停,破获涉林案件200多起、收缴罚款400多万元。生态,成了我市长远发展的新指标。
创新型生态项目“破土拔节”
“经区、临港区等地污水全部连着我们污水管道,经过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和降解过滤,能实现污水变清水……”谈起自家的环保工艺,经区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兴致勃勃。
今年,经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德国先进工艺的二期项目通水试运行,该项目每日处理污水可达15万吨,服务人口约40万人。据介绍,其每日污水设计处理能力达20万吨,足以满足我市污水处理长期需求。
愈发精致的绿色“土壤”上,一个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环境质量改善的新项目、好项目不断“破土而出”。
实施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的华能威海电厂,现役两台68万千瓦超超临界和两台32万千瓦亚临界燃煤机组,火电装机总容量200万千瓦,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部机组环保改造工作;采用PPP模式运作的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每日可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规模1050吨,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固废处理水平……
为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在市级层面,我市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危险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工作,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截至目前,投资5亿多元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已基本建成,处置危险废物的种类达到43种,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3.7万吨/年。
与此同时,全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城镇污水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市已投入使用4处生活垃圾填埋场和3处生活垃圾焚烧厂,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达到100%……一个个“绿色项目”,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随着10月9日,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动员我市全面开展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擦亮生态城市的精致宜居品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又将进入崭新阶段。
共建共享擦亮“生态底色”
依海而建,来威旅游的“黄金时间”多在夏日。但良好的生态建设,却为我市擦亮了冬季旅游名片——每年11月的荣成市大天鹅保护区,上万只大天鹅自西伯利亚翩翩飞来,给冰冷的冬日添一抹童话般的灵动自然。
“大天鹅不但在保护区出现,也频繁‘进城’,意味着城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外地摄影圈的朋友都不敢相信,我在家门口就能拍上天鹅。”荣成市摄影爱好者杨志礼笑着说。
大天鹅不仅飞舞在威海的天空湖泊,更“飞”到了每一位市民心里——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参与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市学生环保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公开率、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比例均达到100%。在威海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高达93.85%。
我市更成立10支环保志愿服务大队、42个环保社团,组织起2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奔走在我市各个学校、社区、企业。他们和各处生态景区一起,成了我市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
“这里是我见过最漂亮的赛道,组织服务也很棒。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但在这里赛跑,真的是一种享受。”今年5月,28岁的选手Ngendchepyegon·Alexander点赞荣成市樱花湖体育公园。在这里,2017年首届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全国自行车邀请赛等赛事先后举办,生态魅力在比赛中悄然传播。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在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中走在前列,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增添新底蕴、新内涵。(记者 初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