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4月5日至7日),祭祖、探亲和出游等多股客流叠加,但因气温下降较大,市民和游客出游意愿降低,户外传统景区受天气影响降幅较大,旅游新业态、室内体验景区保持平稳增长。
一是旅游新业态备受青睐。清明期间,杏花、玉兰竞相开放,踏青赏花成为游客选择的新亮点,多数游客选择自驾方式到乡村采摘、品尝乡村美食,感受浓郁的民俗地方特色,周边游、近郊游成为首选,拉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全市纳入监测的18处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11.9万人次,收入36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26.9%。里口山凭借采摘、农家乐、动物园、赏花于一体的近郊生态农业休闲优势,吸引大量的团体游、亲子游,共接待游客3.08万人次;天沐温泉、汤泊温泉推出外婆教你蒸小燕、放风筝、皮划艇、游泳比赛等体验性活动及春季温泉特惠养生卡,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收入80余万元;小石岛景区、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威海市植物园依靠休闲观光、垂钓等休闲活动,共实现收入29.3万元;东楮岛推出乡村记忆馆免费开放,微信转发等优惠活动迎来大量游客,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二是传统景区受天气影响较大。节日期间,传统景区针对清明假日市场推出了民俗和优惠活动。全市20处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06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5%。刘公岛景区因大风影响假期第二天停航一天,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华夏城景区节日期间实现门票收入近百万元;西霞口景区共接待游客 5.5万人次。节日期间,全市抽样统计46家A级旅行社共接待团队48个,接待人数 1320人,同比持平;组团团队数为66个,组团人数2306人,同比持平。各星级饭店、星级餐馆结合春季养生特点,推出了创新海鲜菜品,成为节日期间游客健康养生菜肴的首选。节日期间,全市16家四星级以上饭店实现收入412万元,同比增长5.6%,客房平均出租率为 38.6%,同比增长2.7 %。
三是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节前,市旅游发展委开展旅游联合执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共同优化全市旅游整体环境;节日期间,市旅游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全天候处理旅游投诉和咨询,节日期间受理的旅游投诉已按程序妥善办理;旅游公共服务大厅接待到访游客7200余人次,接待游客咨询 130余人次,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网易等共发布旅游信息100余条,共吸引阅读量35.5万次,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实时信息资讯,引导游客出行。节日期间,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未出现旅游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