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威海市政府公报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增强校车安全服务能力

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意见

威政办发〔2017〕20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增强校车服务能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幼儿园幼儿(以下统称学生)交通安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公司运营、部门联动的原则,健全校车管理机制,落实校车监管责任,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校车运营模式,全面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满足学生上下学乘坐方便车、安全车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明确校车服务范围根据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寄宿制学校入学、提供校车服务依次优先的原则,将难以保障就近入学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要的农村地区学生作为校车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难以满足就近入学或者不能通过公共交通上下学确有集中接送需求的,由承担其管理职责的区市(含国家级开发区、南海新区,下同)政府(管委)遵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障学生获得安全规范的校车服务。

()推动校车专业化集约化运营。在中心城区(含环翠区、高区、经区、临港区)和文登区(含南海新区)、荣成市、乳山市分别设立1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车服务公司,承担校车安全主体责任。督促校车服务公司加强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对校车运行和学生乘车安全的实时监控。各区市政府(管委)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提供校车服务。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含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下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将已取得校车标牌的自备车辆转让给校车服务公司后,向其购买校车服务;或者将自备车辆交由校车服务公司统一代管,代管费用由区市政府(管委)负担。提倡民办教育机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直接购买校车服务公司的专业服务。

()加快推动校车更新。201712月底前,集中接送幼儿的车辆应全部更新并使用符合《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244072012)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244062012)(以下统称2012年国家校车安全标准)要求的校车。到202012月底前,校车应全部更新为符合2012年国家校车安全标准的校车。各区市政府(管委)要根据实际需求,抓紧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做好校车购置和更新工作。要制定过渡期学生交通安全方案,既保证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又不让学生无车可乘。

三、保障措施

()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市县政府对本区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监管体系,统筹协调解决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区市政府(管委)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晰各成员单位的校车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监管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保证工作需要。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学校、校车服务提供者要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相关职责和义务。

()严格校车使用审查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校车使用审查实施细则,注重审核校车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严格按照《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时限要求,做好校车使用许可的审核工作。对跨区市接送学生的车辆,按照学校属地许可、途经各地认可的原则,由学校所在的区市政府(管委)办理使用许可,并发放校车标牌。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家庭分担、公司微利、社会捐赠等方式,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费用的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投入机制。市、区市财政要将政府购买校车服务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3:7的比例分担(省财政直管县除外),具体办法由市财政、教育部门另行制定。

()强化监督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校车运营管理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推进排查整顿行动,有效规范校车运营秩序。建立健全约谈诫勉、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校车安全管理行动迟缓、工作不力、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措施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交通安全隐患未消除而导致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章,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校车安全管理、保障校车安全运行的良好氛围。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