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 首页 |
|
日前,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对接威海东部滨海新城的成大路港西段道路东拓工程全面启动。该工程全长2公里,规划将路面由原来的13米拓宽到44.8米,设置双向六车道,配套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中间还预留了空间,为将来配套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做准备。
成大路是东西横贯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的三条主干道中规格等级最高的一条,除了路面最宽之外,两侧还配套了开阔的绿化空间,整个控制宽度近百米。“这条道路是度假区对接东部滨海新城的重要道路,设计标准、等级规格、管网全部一体规划、同一标准。我们全力抓进度、保质量,确保今年11月完工,早日实现与东部滨海新城无缝衔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建设局现场工程负责人程昊表示。
今年,该区投资15.8亿元实施了53项城建工程,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市政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产业配套、民生服务等有机融合,注重发挥市政建设先行、服务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
度假区最东端集中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省级垂钓基地、游客接待中心、渡轮码头、停车场等景点和服务设施,每到夏季旅游旺季就异常繁忙。环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让该区域的硬件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在环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中,度假区建设部门放着捷径不走,把原来建在海边沙滩上的老路向南挪了200多米,绕了个大圈,就为腾出空间进行景观打造和服务设施提升。西霞口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王文生高兴地说:“这条路绕行改道,既减轻了通行、停车的压力,腾出的空间可以恢复亲海沙滩,再扩建游客接待中心、增上餐饮设施,给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在新建道路上还可以欣赏南部的青山秀水,为山水休闲、垂钓露营等打开了空间。”如今新建大型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新建古香古色的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正进行室内装修。
一条迂回景观路,投资增加一倍多,换来的却是一举多得的好效果。市政建设成为景区提升的催化剂,这是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市政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区一方面抓住道路和海岸两条城市动线,共新建、改造道路19条34公里,铺设供热、供气、供水、污水管网28公里,绿化70万平方米。同时,持续推进沿海岸线环境整治,投入1亿多元“做减法”,拆除养殖小区、参池及违建设施近200处,关停2处采砂厂,恢复岸线生态。
着眼长远,度假区持续深化原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优势,引入北京碧水源科技,以PPP合作模式引入资金3600万元,启动了成山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和港西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在港西、成山重点推进岚河湿地、天鹅湖湿地两个大型湿地公园建设。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度假区的一张生态名片。为切实发挥保护区功能,给大天鹅营造更好的栖息条件,并为各地天鹅摄影爱好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度假区邀请在相关领域最权威的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完成了50公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高点定位、高标准实施了总投资7000万元的生态湿地修复工作。对天鹅湖周边多年荒废的淤泥堆积地进行治理,配套实施了污水厂改造升级与中水引入、4公里环湖绿道、东侧沙坝改造绿化等工程,增加了6处停车场、新增车位300个,新上了2套自行车骑行系统、42处交通标识。
天鹅湖生态治理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打造一个配套齐全的原生态自然景区。度假区规划部门负责人车明丰说:“我们将生态治理、景观提升和旅游开发相结合,规划新建天鹅湖客栈、大天鹅科普馆、游客服务中心、观鸟塔、摄影平台等旅游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天鹅湖的旅游品质和承载能力,打造天鹅湖服务业特色小镇。”
目前,1600平方米的大天鹅科普馆已经开始基础施工,天鹅湖客栈、观鸟塔等项目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将2处共2000多平方米的原有老旧、废弃商业设施拆除,新的旅游设施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一个包括科普、民宿、商业等多业态的“生态旅游+经济”模式的四季环湖经济圈正在天鹅湖北岸应势而生。
围绕优势生态和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市政设施的硬件服务功能,激活一片区域的产业转调,成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科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