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市海洋与渔业局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推进全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公益服务监测。在做好近岸海域趋势性、陆源污染源等常规监测的同时,突出社会公众关注的渔业养殖、海水浴场等环境监测。开展全市重点海水增养殖区加密监测,将监测频率增加至每月两次,对重点海域养殖环境状况进行全年跟踪测报。加强对半月湾(铁人三项赛场)、小石岛湾等海水浴场监测力度,每日向公众发布重点浴场环境状况信息。
二是加强海洋灾害预警与应急监测。强化赤潮、绿潮、溢油等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监测,充分利用海洋功能区视频监控系统、生态浮标监测系统,加密监测人员现场监测,对市区重点海水浴场及砂质岩滩绿潮情况开展每周巡视监测,继续开展全市重点养殖海域环境风险区划,在重点养殖海域探索实施精细化环境测报。
三是优化海洋监测技术。继续推进海水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在初村北海海域建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区域环境状况实时监控。创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重点推进近岸海域污染物控制和信息管理、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等研究,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内部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
四是加强海洋监测信息公开。以公报、半年报、季报、通报、专报为载体,重点加大海洋与渔业保护区、特色养殖品种、陆源污染源监测评价力度,建立渔业养殖、沙滩绿潮及海水浴场等专题通报,增强评价产品的时效性、服务性和针对性。
五是抓好质量管控。按照年度质量控制实施计划,组织开展实验室内审、管理评审,针对发现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建立责任清单,跟踪整改实效。组织开展监测机构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分析测定、检测记录等质量控制和操作规范化情况,及时发现、解决监测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