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远方
(2003年4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调整充实后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前段我市防“非典”工作情况,分析形势,剖析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刚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新同志汇报了前段工作情况,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前段时间,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医疗机构及广大医护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为我市的防“非典”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把下步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更加扎实有效。下面,我再强调六个问题:
一、全面落实领导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
最近,我们调整充实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力量。市委、市政府对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防治工作分工负责制。市委各位常委、市政府各位副市长,按照各自分工,分别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治工作负总责;担任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分管系统、行业工作常委、副市长,每人还领包了一个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和一个市区,对领包单位的防治工作实行一包到底。希望小组的各位领导同志按照各自分工,真正做到守土有责,领导有方,坚守阵地,确保自己分管的辖区和行业不出问题。各成员单位,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要密切关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疫情动态,及时掌握情况,发现疫情及时果断处置。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需要坚强的领导。连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学校,下社区,到工地,深入防治工作第一线,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极端负责。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勇敢地担起重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斗志,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二、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保防治工作不出纰漏
当前,防治“非典”的总体方针、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已十分明确,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堵、切、控、备、群”五个字,把各项防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堵”,就是要认真检查所有可能传入病源的道口、防线是否严密,工作是否到位,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把疫情挡在威海的大门之外。
“切”就是对所有可能传播疫情的场所和环节,尤其是在车站、机场、港口等人群密集、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以及所有交通工具,认真检查,看一看是否每天进行消毒?留验站建立了没有?必需的设备配备了没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切断一切疫情传播的途径。
“控”,就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布下多道监控体系,时刻严密监控疫情发生。要对疫情实行24小时监控,切不可疏忽大意,酿成后患。要实行全天候疫情接报,确保在第一时间上报和控制疫情,不得缓报、瞒报。各医院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门诊要真正建立起来,对所有就诊的发热病人都要集中进行排查,确保不漏掉一个疑似病人。
“备”,就是要从疫情可能随时发生和蔓延的最坏处着眼,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要认真检查各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和药品物资是否到位,各地的防治技术组是否成立,医护人员是否得到培训,能否适应打大仗、打硬仗的需要。否则,真有疫情到来,我们将束手无策,被动挨打。
“群”,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大打一场防治“非典”的人民战争。
三、全面做好“五·一”期间“非典”防治工作,确保关键时期不出问题
为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进一步做好“非典”防治工作,国务院决定,今年暂不实行“五·一”长假制度。尽管如此,今年“五·一”按法定假日休假,仍要放假五天。这是“非典”疫情蔓延扩散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长假,必然会给防治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我们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严格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我市“五·一”期间不出现任何问题。
一是,各级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一律取消节假日,“五·一”期间正常上班。各级防治“非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到岗值班,根据“非典”防治工作需要安排足够人员上班工作,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是,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到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每天上午9时都要准时到卫生大厦11楼会议室参加例会,报告本部门前一天的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当天的工作任务。
三是,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告》精神,各旅游单位停止组织我市人员到外地旅游,并劝告外地旅游单位不要组团来威旅游。对来威度假旅游的人员,旅游部门要搞好监控,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置。我市所有单位都不允许组织本单位职工外出旅游,这要作为一条纪律严格执行。要劝阻各宾馆、酒店尽量不要承办婚宴等大型聚餐活动,各宾馆、酒店要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四是,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外地高校学生、农民工等人员返乡有关工作,严防疫病蔓延的紧急通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返乡人员登记、体检和管理责任落实到镇(街道)、村(居委会)。各市区对外地流入人员情况,特别是对外来可疑人员的检查、检测和隔离观察情况,在每日上报疫情时一并报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全面搞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防治工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聚集度相对较高、对外往来比较频繁、与基层群众接触面比较广,又承担着全市各项工作的指挥、协调、领导、服务任务,是全市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在具体工作上:
一要制定防疫预案。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疫应急预案,做到措施得力,方法科学,责任到人。
二要建立巡查制度。注意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做到对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发现疫情的单位要隔离人员,封闭办公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对患有感冒等病症的人员要劝其离岗治疗。对外出归来人员要严格检查其健康状况,特别是从疫区返回的人员必须进行隔离观察。要保持办公场所卫生清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不留死角。
三要严格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班时间除工作需要之外,一律不准串岗和离岗。严禁私自聚餐,单位统一安排的接待任务也要尽量减少聚餐次数、减少陪餐人员。
四要取消聚集活动。各部门和单位确定的人员聚集活动一律取消或推迟。在“非典”防治期间,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人员集体外出。
五、全面抓好工商企业的防治工作,努力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
各类企业是人群密集的重要区域,是社会的重要单元,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抓好企业的非典防治,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前天,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工商企业防止非典工作的通告》,对企业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指导、检查各企业,都要按照《通知》要求,制定防疫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全流程跟踪巡查制度和全员健康巡查制度,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健康检查;加强厂区消毒、清理,严禁外来人员进入;严把原料关、质量关,加强产品检验。尤其是从事食品、饮料、药品生产的企业,要对生产工人实行全封闭管理和严格的健康检查。各类商业、服务业企业一律不得搞各类促销活动,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使用外来务工人员的单位,既要管好自己的人,又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防病宣传,落实防治措施。各级经贸委要负责对各项防治措施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检查。
六、全面加强管理,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抗击非典的紧要时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安定和人心稳定。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市社会秩序总体上好的。医疗卫生用品和百姓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物价平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个别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律,罔顾社会良知,利用群众防治疫情的急迫心理,趁机哄抬物价;还有少数人打着“防治非典”的旗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赚取“黑心钱”。这样的行为不予打击,势必会破坏当前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影响防治非典工作的整个大局。与此同时,全国疫情的蔓延趋势,使部分群众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慌,我们采取的一些应急措施,也有部分群众尚不理解。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必然会牺牲一些暂时利益,带来一些暂时不便,但是要看到,暂时的牺牲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暂时的不便是为今后更大的方便。希望全市上下都要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工作,切实维护好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经贸部门要积极组织药品、防护用品、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确保数量,确保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日常所需。工商、物价、药监、质量监督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各级政法、公安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解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对蛊惑人心、造谣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要坚决打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交通运输部门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加强卫生检疫,搞好各个入口的监控,但同时必须明确,辖区内各类正常的客货运输一律不得停运,对市内运输车辆,各地一律不得设卡。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定,交通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遵照执行。宣传部门要与卫生部门加强配合,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广大群众对防治工作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同志们,防治非典工作,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同时又是一场必须达赢的战争,我们绝无退路,惟有直面。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作风,坚定地站在防治工作第一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精诚团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防治工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