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是什么?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1989年,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自2009年起,联合国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火灾、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时自救互救才能更大程度成功逃生及减少财产损失。
发生地震我们应如何应对?
(1)剧烈地震时,应立即就近躲避,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2)若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面,一定要抓住桌腿或其他坚固的物体,避免因为移动而造成二次伤害;(3)向空旷地带逃生时,可以使用书本、背包等作为遮挡物保护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需要注意的是单手遮挡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受伤;(4)在人员密集场所撤离时,千万不要慌乱奔跑,尽量小步快走,防止引发混乱,造成踩踏事故。
暴雨天气我们该怎么做?
(1)提前关闭门窗,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等,防止屋内进水,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2)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势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3)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绕过积水严重地段,避免高压电线、变压站等电线集中经过路段,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贸然涉水,警惕水坑、井盖;(4)不要在下暴雨时骑自行车、电动车,以防摔跤;(5)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遭遇火灾,我们应如何自救?
(1)一旦发生火灾,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2)报警时请讲清失火地点、起火物质、火势大小、人员被困等情况;(3)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保持镇静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4)逃离火灾现场时,要沿着标有“安全出口”的通道逃生,高楼逃生时要使用楼梯,切忌使用电梯逃生。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应该保证通畅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5)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撤离贵重物品上。已经远离险地的人员切勿重返险地。
什么是威海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需要自己花钱购买吗?
威海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是由政府出钱,为全市居民购买的灾害救助类商业保险,针对因发生自然灾害和特定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房屋损毁案件,提供兜底性救助保险保障,由人保财险威海市分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不需要老百姓自己掏钱投保。
威海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保什么?
具体包括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自然灾害家庭财产损失保险两部分。(1)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威海市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时在本区域内的外来人口(包括常住人口、见义勇为人员、应急救援人员、抢险救灾人员和临时来我市出差、旅游、务工及其他流动人口)。(2)自然灾害家庭财产损失保险:拥有威海市户籍或持有居住证人员或拥有威海市产权住宅的人员的房屋(仅限住宅性质,每户1处,不包括违法建筑、无人居住房屋)及基本生活用品。具体条款以《山东省灾害民生救助责任保险条款》为准。
什么情况下居民可以申请人身伤亡救助?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造成居民遭受人身伤害时,可以申请救助:①因暴风、暴雨、洪涝、干旱、龙卷风、台风、风雹、雪灾、雷击、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冻、地震、海啸、地面突然下陷、沙尘暴、寒潮、森林草原火灾、冰雹、暴雪、雪崩、崖崩、风暴潮、巨浪、赤潮、海冰27种自然灾害;②居家期间发生火灾、爆炸、触电、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燃煤)中毒事故;③溺水事件;④参与见义勇为、应急救援人员及其他抢险救灾的人员救助补偿;⑤因灾导致受灾人员的饮水困难。具体条款以《山东省灾害民生救助责任保险条款》为准。
什么情况下居民可以申请家庭财产损失救助?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造成居民家庭财产损失时,可以申请救助:①因自然灾害;②居家期间发生的火灾、爆炸、飞行物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具体条款以《山东省灾害民生救助责任保险条款》为准。
出现保险事故后由谁报案?如何报案?
受损户、受损户亲属或者村、镇工作人员可以拨打报案电话95518(365天*24小时,全年无休不间断服务),或者0631-5881588(威海专线服务电话)进行报案。
感谢威海市应急管理局应急值守和协调处置科科长于海涛做客本期微访谈,本次微访谈正式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如果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519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