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678K/2025-00902 发布单位: 威海市外事办公室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5-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5年工作要点

时间: 14:12
点击次数:

一、坚持党管外事原则,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做好对美、对太平洋岛国等工作,高标准完成外交部、省委外办交办的外交外事任务。发挥市委外办作用,分析国际形势,统筹全市外事资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海外统战、网络安全、保密、法治建设、民族宗教、精神文明等工作力度。

二、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推动外事助企惠民提质增效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为我市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牵线搭桥。建立对外交流常态化合作机制,组织部门、企业、商协会定期拜会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商协会,开展威海“走出去”企业与非洲、东南亚、中东欧国家驻华大使馆对接活动;广泛邀请外国驻华大使和政要访威,加强与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联系,寻求合作机遇。用好“拉美桥”“非洲桥”等省级平台资源,利用友好资源策划经贸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围绕服务经贸合作,科学规划全市因公出访计划,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出访团组成果落实。坚持外事为民,多渠道做好APEC商务旅行卡、特殊国家邀请函等政策解读,策划“外语+”培训班,助力行业和企业发展。抓住入境免签政策机遇,积极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助力文旅产业和对外贸易发展。

三、优化对外交往布局,增进民间友好交往互动

按照友城工作指示要求,立足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发展,做好深耕日韩、拓展“一带一路”、拉紧欧美工作,开拓与非洲、中东欧、中亚国家交流合作,加强与现有重点意向城市交往,储备新友城资源。利用结好周年契机,重点做好韩国富川、日本泉佐野等团组访威接待及友城企业对接,推动国际交流、友城建设、经济贸易、医疗康养等方面合作。

探索对非合作“威海模式”。用好中非合作论坛对话机制,加强与非洲区域合作组织及重点国家对接联系,支持发挥华坦非洲产业园、“威海—坦桑尼亚”国际航线作用,为企业出海提供节点支撑。加强与非洲国家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以我市涉外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和“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等境外重点园区为引领,推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械出口、现代农业、海工装备等领域合作走深走实。与在威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推动在学术交流、职业教育等方面合作落地开花。

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立足“五友”资源,办好“对话大使”“海这边海那边”“外国友人看威海”等外宣活动,举办第三届“我如此热爱威海”外语短视频大赛,打造“My Life In Weihai”新系列。建立“威海市荣誉市民”联络员机制,组织第十八批“威海市荣誉市民”评选,开展“荣誉市民看八大产业”等活动,培养精致城市建设的“友好使者”和“海外传播官”。建立基层友好组织长效合作机制,围绕非遗文化走出去、青少年交流等,擦亮“同上一堂课”品牌。持续开展友城公务员、体育赛事、民俗文化等传统交流活动,打造“友城虚拟行”等线上活动新亮点。

强化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我市外语干部参加全省外语翻译培训、“齐鲁最美翻译”口译大赛等活动,通过实战演练、外语主题沙龙等方式提高干部外语水平,强化高层次翻译人才、青年外语志愿者等力量储备,为省、市重大外事活动和国防动员提供翻译保障。规范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提高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水平。

五、加强“上游治理”,守牢涉外安全底线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涉外企业走访调研,摸排我市在高风险国家企业机构及零散人员情况,深入开展领事保护知识宣传,强化我市在外公民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推广使用外交部领事保护“平安丝路网”,提升企业海外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我市公民和机构海外利益。

严格规范国际会议报批、外国政要来访邀请、与外国驻华使领馆交往、外事活动礼宾礼仪指导等工作。完善涉外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联动做好涉外形势研判、风险排摸、突发案(事)件处置,维护我市涉外领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