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2992/2025-00883 发布单位: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5-03-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时间: 15:37
点击次数:

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全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威海样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和精致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聚力谋划重点项目,持续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1.加强综合交通规划谋划布局。高层次高标准编制《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威海市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威海样板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威海市全域旅游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威海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谋划好综合立体交通网2025年、“十五五”和2035年中长期“三张图”。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8项,总投资194亿元,争取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力争项目数量、投资数额、资金争取共创新高。

3.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充分抓住和用好国家、省级层面密集释放的政策利好,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部署和投资方向,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切实吃透文件精神,积极谋划一批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符合政策要求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做好用地、用海、资金争取、项目融资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聚力降低物流成本,积极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4.做大做强海上运输通道。国际方面,扎实开展中韩整车运输第二阶段试运行,加强市场培育,有效组织韩方货源,降低综合成本,扩大贸易量。推动威海—大山客货班轮、威海—大阪滚装快线等项目做好前期市场培育和项目筹备工作,进一步构筑面向日韩的海上高速路;争取稳定至坦桑尼亚的件杂货航线等国际航线运营,增加航线运力和班期密度,促进港口国际贸易的提升。国内方面,继续保持集装箱业务增量趋势,逐步探索开辟新航线和更换大船,增大至青岛方向班轮运力,加密至潍坊方向班期,进一步联通国内各大港口城市,将威海港发展成渤海湾支线中转港和外贸空箱分拨基地。

5.稳固扩大陆上运输通道。稳定运营欧亚国际班列,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建设,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陆海联运干线。支持国际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发展TIR直达运输、中欧公路直达运输业务,构建国际陆路运输新通道。

6.加密延伸空中运输通道。优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稳定运营威海—仁川全货运航线,根据货源形势变化,适时加密航班数量。结合市场形势变化,适时研究恢复威海—日本全货运航线。

7.研究出台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调研行动,探索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研究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8.大力提高交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强化对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积极做好“规上”企业申报工作,全力培育“准规上”企业,大力挖掘一批“幼苗”企业,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GDP中的占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聚力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培育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

9.加强交通智库建设。发挥好威海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威海市公路学会、威海市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的研究,争取尽快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并做好转化应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谋划布局推进通用机场和起降平台建设,开展空域分级分类划设和低空飞行航路航线网络划设。海事服务业发展方面,充分挖掘东部海域交通流量优势,发展海上加油业务,并争取在保税油加注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在船舶保险、融资等方面,积极对接渔船互保协会、香港金融机构,争取明确合作发展计划。

10.加快智慧绿色交通建设。加强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推动公路、铁路、高铁、港口、民航、客运枢纽、交通工程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强化智慧公路、智慧铁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公交、智慧执法建设,积极申报信息化项目,培育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集装箱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公转水”;实施G228丹东线长会口驿站零碳公路驿站”改造项目;推动省际客(货)滚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提高港作新能源设备比例。

11.继续推进交通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推动老旧营运货车、营运船舶、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动力电池等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用足用好专项再贷款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重点组织好第二批公交车车辆和动力电池更新工作,全年更新车辆(电池)不低于100台(个)。

四、聚力创树威海经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威海样板

12.加快试点示范建设。做好现有试点工作的提升,并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农村客货邮一体化、精品航线打造、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文明行业提升等方面,充分挖掘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开展新试点的申报

五、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13.完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系。深化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出租汽车、小微租赁等行业领域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加快县际客运班线线网优化改造,树立“出行即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打造公交+旅游、汽车客运站+旅游、出租汽车+旅游、小微租赁+旅游新样板;以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创建为载体,探索城市公交、汽车客运站、道路客运、出租汽车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新路径,实现“服务提质、客诉降量”。扎实开展水路客运“便民行动”,推动港口客运站和客船停靠站点完善便民设备设施,优化进出站流程,改造进出站通道,完善无障碍设施,提升出行服务体验;市内旅游客运方面,积极推动市内旅游建造4艘合计1429客位船舶,规划和规范客运船舶停靠站点11处,缓解旅游旺季运输压力。

14.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围绕路网提升、安防工程、危桥改造等方面,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1.34公里,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390.6公里,改造危桥8座,安防维护130公里,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15.全力做好节假日运输服务保障。围绕春运、暑运、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和重点运输时段,充分发挥已有工作机制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运力组织调度,统筹陆海空铁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提升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平安便捷出行、交通物流畅通有序

六、聚力夯实发展支撑,不断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16.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上下一体、团结合作、高效畅通的工作运行机制。

17.加强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国际物流大通道、多式联运、出租客运、县际客运、城市公交、小微汽车租赁、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管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争取推出一批改革成果。

18.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规范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继续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19.优化营商环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大件运输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任务落实。全面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从业资格证。持续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领域涉企行政执法和检查。做好信用交通建设常态化评估工作,不断扩大信用监管和应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0.提高执法效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不断深化“四基四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和全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动落实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首违不罚制度,充分发挥警示约谈、行政指导、劝阻、告诫等非强制手段

七、聚力抓好安全生产,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2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既定工作部署、“五个责任”落实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抓源头、控过程、把终端,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好安全生产信用等级动态调整,不断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信用在交通工程招投标、安全责任保险投保、新增运力等方面的应用

22.完善应急管理体系1个综合预案、13个专项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物资储备,强化应急演练,严格值班值守,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八、聚力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3.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对党忠诚教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化,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整治“四风”,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加强清廉交通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情研判处置和引导,强化新闻宣传,传播正能量。

24.着力提升行业党建水平。深入推进同城配送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交通强国两项试点工作,完善阵地功能,畅通诉求反馈办理机制,巩固关心关爱措施,切实解决货车和网约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加强行业涉稳信息监测和会商研判,健全工作预案,妥善处置舆情,确保行业稳定。

25.着力深化作风建设。注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敢担当、善作为的一流交通干部队伍。依托省厅扩大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立足我市实际,强化分级分类管理、党建业务融合、过程动态督导、正反激励约束。认真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5年工作要点》及省市工作安排,确保不出问题。立健全大督查工作体系,建立重点事项“周旬月”工作制度,全面推行212”工作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