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威海制造有一套“绿色逻辑”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5-10-16 11:07
点击次数:

10月13日,走进宇王集团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高大的罐体通过管道紧密相连,提取、酶解、过滤、精制、浓缩等工序在封闭管道中有序流转——这里正在进行胶原蛋白提取,海参、牡蛎等海洋原料经预处理后,工人只需开启阀门,打料、放料等后续工序便由系统自动完成。偌大车间里,仅有少数工人巡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成为“主角”,每日500公斤的胶原蛋白产量,印证着这条绿色生产线的高效。

“把海参、牡蛎浓缩成一包粉、一瓶饮品,每一步深加工都得算好‘节能账’。”宇王集团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邢晓明说,企业自2005年投产以来,就围着“降本增效、拓市场”琢磨绿色改造:过去用双向浓缩工艺,每吨水要消耗0.5方蒸汽,换成膜过滤后能耗大幅下降,加热温度从100℃降到85℃,不仅保住了原料营养,还缩短了处理时间,就连工序衔接都做了优化,部分环节实现并行作业,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到5倍。

“生产线‘绿’得越彻底,我们在市场上的底气就越足。”邢晓明说,车间里新升级的自动打料系统,靠罐体上的感应探头就能实现自动关停,彻底告别了人工监控的麻烦,未来还计划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让加料、工艺参数调节全自动化,让生产线“绿”上加“智”。

眼下,企业的精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还卖到了日本、加拿大等海外市场。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2025年度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我市共有11家企业入选成为省级绿色工厂,宇王集团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绿色转型的热潮正从单个企业向整个产业链延伸。在本次公布的名单中,我市宏安集团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威海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展现出“共绿”效益。

作为光通信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宏安集团一边连着铜杆、光纤预制棒等上游供应商,一边对接中国电信、移动等下游客户,在绿色转型中,它不只是自己建绿色工厂,更成了产业链的“绿色推手”。

“不能只盯着自己的生产线,上下游一起‘绿’才是真的绿色产业。”宏安集团项目部经理张明立记得,之前有一家供应PE护套的上游企业,用的是传统煤加热挤出设备。宏安直接亮明态度:必须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否则就取消合作资格。最终,这家供应商投资600万元改用电加热设备,还加装了废气处理系统,2023年不仅通过了山东省清洁生产认证,还评上了市级绿色工厂。

下游客户也离不开宏安集团的“绿色助力”。去年,某省级运营商申报绿色数据中心时,卡在了缺乏绿色采购证据上。宏安集团第一时间送过去产品碳足迹证书、绿色工厂证明,还有可回收设计报告,帮客户顺利拿到了省级绿色制造资质。现在,这家运营商已经承诺,今年要把绿色光缆的采购比例提高到50%。

就连光缆外护套挤出这样的“小事”,宏安集团都抠得很细:材料得是环保型的,设备能耗要达标,包装还得能回收。“我们不是简单用绿色材料,而是用‘绿色逻辑’重构了整个工序,让每一米光缆都带着‘绿色身份证’。”张明立说,宏安集团要做的不只是光缆制造商,更是绿色光通信产业链的“发动机”,让上游更清洁、中游更智能、下游更低碳。

如今,逐绿而行已经成了威海企业的共识。从2017年至今,威海已经评出105家市级绿色工厂,50家企业跻身省级绿色工厂,20家企业拿到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资质。(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员雯 文/图 通讯员 王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