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明确担当作为的思路方向——考察学习归来怎么干(下)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3-05-15 09:42
点击次数:

深圳是如何吸引众多企业落地投资的?珠海与威海自然条件相仿,为何在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济南又如何做大企业做强优势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取得突破成绩?

考察前带着问题,考察后心中有了答案。四天时间,考察团成员不仅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经验,收获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决心在推动产业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医疗健康、科技金融等一系列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三地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特色显著,为我市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借鉴。

珠海纳思达企业的产品吸引了考察团成员的目光。

“深圳迈瑞、纳思达是医疗器械和打印机行业的领跑者。这两个产业也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我们要学以致用,奋发自强,引导高新区两大产业升级。”考察归来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梅延良表示,医疗器械产业要由耗材基地向医疗装备基地升级;打印机产业要做足配套本地化、品牌本土化的文章,由加工基地向研发制造基地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乳山市委书记刘奎忠则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产业发展印象深刻。“相比之下,我们的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新动能培育还不够优。”刘奎忠说,要全面落实“三个坚决”要求,一手抓存量变革,一手抓增量崛起,加快汽车零部件、金属冶炼、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光伏、抽水蓄能等新兴产业“乘风”起势,激发产业“链式效应”,加力提速迭代,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企业在高端化、数字化科研上的不懈努力。考察中,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和坚持,也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团成员在深圳迈瑞医疗参观学习。

在全球布局十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3900人,占员工总数的24%……考察迈瑞生物期间,企业发展的这些数字,让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深有感触。“投科技就是投未来,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产业,迈瑞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谭远国表示,作为科技部门,要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科技投入、抓科技人才、抓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支撑和引领威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波表示,要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进华为等高端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实现质量和效率提升;一手抓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以跨界融合催生“四新”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

“华为的研发,速度规模惊人,质量水准惊人,这背后潜在的科技创新精神、毅力和信念更是让人振奋。我们正需要华为这样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作支撑。”威高集团总裁龙经说,将持续扩大自主研发成果,实现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抢得先机、占据主动、取得领先。

抢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行走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众多优秀的企业,城市洋溢的创新活力,让考察团成员深感震撼。

探究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的规划,不难发现,两地不约而同地建起了“前海国际人才港”和“澳门青年创业谷”等人才服务平台。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成为相关部门的共识。

“深圳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高质量发展活力,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和聚集。”环翠区委书记张刚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消化这些经验,放大中心城区磁吸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的靶向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浅海科技湾区、威海创新园等平台优势,加快构建体系完善、要素完备的人才服务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来威创新创业。

为创业者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业培训、投融资等支持,参观过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后,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绪福对这里服务人才的举措印象深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由人才掌握的。”马绪福表示,将继续出台完善系列政策措施,加大重点园区专家平台、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平台建设力度,统筹举办好“英创会”、中国(山东)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第一届威海市职业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建立威海全域标准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不论是深圳还是珠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两地均以很少的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发展”,成为考察团成员讨论的“热词”。

“60万平方米的深圳湾科技园区,入驻1300多家创新企业,贡献税收超过150亿元。威海科创企业很多,金融+科技大有文章可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浩表示,要结合好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推动转型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到北交所、创新创业型企业到创业板、“硬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团成员更清楚差距在哪里。深圳湾科技园区的亩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00万元,我市仅为600万元。这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鞠云感到了压力,也更坚定了集约发展的信心。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技术人员正在做实验。

“我们已在新一轮编制中将80%新增空间投放于省级以上开发区、化工园区和重点产业园区。”鞠云表示,将扎实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做好“标准地”出让、区域评估和用地清单制的结合文章,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拿地即开工”,全链条管控违法用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济南考察学习中国重汽和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后,临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宫本杲感受到济南产业集聚度突出。“作为全市碳纤维产业的聚集区,临港区将放大光威集团龙头引领作用,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的原材料供应方和需求方,围绕产业链条进行招商,帮助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进一步提升碳纤维产业的聚集度。”宫本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