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创新威海”跑出“加速度”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2-02-11 13:49
点击次数: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这是“创新威海”实现历史跨越的五年。今年1月,威海被列入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成功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

这是“创新威海”实现全面突破的五年。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完善“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朝着产业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

数据真实记录五年“创新进程”——威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四位,创新环境指数居第二位,创新绩效指数居第四位,创新产出指数居第四位,企业创新指数居第三位,创新资源指数居第五位……高能级“创新力”,跑出威海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战略谋划、高点布局,构筑“1+4+N”创新“强磁场”

不久前的贵州安顺,一场距离2000公里的远程医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中使用的机器人是威高自主创新研发的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这意味着,手术机器人不能远程医疗的世界性难题在威海攻克。

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以67.13%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稳居全省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870家,1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榜2021年度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

五年来,威海科技创新各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梯队”的背后,是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与战略层面的城市考量。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早在2019年,市委、市政府就把科技创新提到战略层面,搭建起“1+4+N”创新平台体系。2021年,又将抓好科技创新作为全市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这五年,顶级资源汇聚威海——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揭牌,宣布在威海落地生根;第十六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以北京、威海双会场形式举办;全国首个“国字号”海洋综合试验场落户威海。

这五年,高端人才扎根威海——各平台引进院士总数23人,新增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68人,新增博士学位人才376人。姚建铨、任露泉、唐启升、焦念志等院士专家相继来威“坐镇”,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创新平台,如同巨人的肩膀。

节后上班,建于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内的天力电源开足马力赶订单。与哈工大(威海)孟凡刚教授团队深度合作,天力电源成功开发出新型逆变器、冗余电源等产品,订单已排到了明年2月。

在我市,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10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7家、省级创新平台359家,基本建成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高校院所为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平台体系。

创新拔节生长,迸发无限潜能。

威海获批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高端医疗器械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品牌价值达621亿元,山东省现代渔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努力建设。布局4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省、市创新创业共同体梯次培育格局。

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1+4+N”创新体系由简至繁、根深叶茂。如今,体系已纳入25家平台、延伸设立147家创新机构,覆盖我市七大产业集群。

目前,整个体系共实施产业化项目122项,孵化引进了210家高科技企业,服务企业1000多家,形成产值超过100亿元。

培育主体、构建生态,提升自主创新底气

去年年底,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威海的5家骨干企业斩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屡登国家级科技“光荣簿”,再次证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五年,我市培养了一批徜徉科技“蓝海”的“独角兽”“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30%以上,诞生了高性能碳纤维、可降解心脏支架、航空轮胎等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

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不仅来自于骨干领军企业的皓月光辉,更来自于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繁星点点。

五年来,我市开展了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登高”计划,造就出“‘千帆计划’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种子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

踏上不断登高的“星光大道”,一众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长为细分领域“冠军”。

科博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在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类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接近26%,位居全国前三位;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跻身全国“创新创业50强”。

“热带雨林”般的孵化器、众创空间,起到重要培育作用。

我市实施孵化器“聚集提升”工程,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的科技型企业育成体系,聚成了科技创新突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放眼全市,12家国家众创空间、2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马当先,环翠区“威海创客大街”、经区“东方智慧谷创业街区”、高区“‘文化路+火炬路’双创特色街区”3处特色双创街区紧随其后,8家省级众创空间、16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如羽翼护航,1300多家在孵企业如“未来之星”蓄势待发,汇起科技产业发展的磅礴之势。

华田智能装备孵化器里,一批明星企业“破壳而出”:山东未来机器人从16人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的冲击新目标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4226万元;山东琅卡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山东省首个供热行业院士工作站,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关键在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五年来,全市科技服务机构队伍日渐壮大。我市科技服务业机构达到300多家,4个区市获评首批省技术转移先进县,是全省唯一实现“一片红”的城市。

破除瓶颈、创新机制,“链”起科技成果转化“聚能环”

荣成市海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鱿鱼精加工车间里,第四代鱿鱼加工自动化装备1分钟便将50条鱿鱼完成掏黄、处理干净,这也是我市首个“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成果。

改革和创新密切相连。过去五年,我市坚持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市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发展上争先。

我市现有海带、鱿鱼等较大规模冷链食品加工企业160多家,但80%的前置处理工序依赖人工。为解决这一共性技术难题,我市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揭榜挂帅”制。最近,新一轮的冷冻鱿鱼食品包装机的研制及产业化、扇贝生开壳取柱工作站、路亚仿真饵自动化涂装流水线等3个项目又发布了“英雄榜”。

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五年来,我市持续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一体联动创新格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耦合效应”凸显。

中科院与地方开展的首个产学研合作计划——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简称“威高计划”)进入了第三个“五年”。该计划使得威高集团包揽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以会为媒,威海手握多张“创新底牌”。

2021年,由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第四届中韩创新大赛在我市成功举办,集聚了一大批日韩科创资源,打响了威海科技交流合作“金字招牌”;连续18年举办的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绑定”中欧专家,推动我市膜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引进膜产业科技企业28家,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不止如此,“首届全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大会”“中日创新大赛”“威海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合作大会”等特色名片也在国内外打出名堂,全市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合作活动10余场,年均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

好风凭借力,创新的威海让企业与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彼此成就。

五年来,全国50多所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近6000项,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近600项,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25家。

扬帆正当时,一个“国际范”十足的创新城市已然崛起。

我市建成对外科技合作平台23个,通过连续举办中韩创新大赛,已引进近百家韩国科技型企业,国际科技合作“朋友圈”扩展到32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孙艺嘉/文 孙大伟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