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2137/2021-06684 发布单位: 威海市教育局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1-12-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2026-12-29 文号:

《威海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 威海市教育局
时间: 14:07
点击次数:

一、起草背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增强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面临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

“十三五”期间,威海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创全市教育事业突破发展新局面。一是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05所,新增学位2.8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99%,居全省第一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5所,新增学位9.1万余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的标准班额。全面完成2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二是教育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全市省级示范园达到18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54.7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圆满完成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试点任务。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创新完善拔尖学生培养机制,建成全省首个高中“钱学森班”。9所公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2所进入国家百所中职改革示范校行列。实施“威海教育名家工作室”和威海市“四名工程”建设,累计培育齐鲁名师15人,齐鲁名校长7人,威海名师198人,威海名校长30人,评选出威海市教学能手341名、威海市学科带头人180名,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等优秀教育人才400余人。三是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和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2个国家级试点任务,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区、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建设4个省级试点任务。先后出台深化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配套性文件13个,“创新四项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经验做法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交流,“进阶探索协作区,用一体化思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做法获全国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校医选派经验被教育部网站刊发推广。

“十四五”时期是威海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的重要阶段,优质教育是实现精致城市的前置性条件。实现“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加快培养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和多元化需求,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持续向好。

二、决策依据

本规划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充分衔接,充分调动有关部门、单位智慧力量,开展了系列专题研究。广泛征求各区市、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并完成了各区市、有关部门单位会签及合法性审查。报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

三、出台目的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主要阐明全市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履行教育职责、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指南,是制定实施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重要举措

《规划》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第一部分,深刻认识发展环境,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主要包含发展基础、形势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概括性总结了我市教育事业“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客观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明确了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以及未来五年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为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突出固本强基,持续夯实教育公平普惠发展根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实现新跨越;突出系统集成,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各项重点任务和行动计划融合共建;突出全面发展,持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二是坚持育人为本。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各项任务始终。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强化改革系统集成性,形成“多点带动、全域一体、融合推进”的改革发展新态势。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协调发展,兼顾协调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诉求,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注重防范化解教育系统性风险。

3.主要目标。一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全面完善,二是基本公共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三是教育服务能力与区域发展需求更加匹配契合,四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高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第二部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要从10方面重点任务和6项重点项目,具体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1.10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全学段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同城大课堂”“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段衔接、学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改进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提升学校美育水平,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法治、生态文明和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

二是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积极构建广覆盖、保基本、促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增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25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巩固在94%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以上,省级一类以上幼儿园比例达到90%以上,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比例达到63%以上,市域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评估认定;切实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建立幼小科学衔接机制;落实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

三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缩小校际、城乡、区域教育水平差距;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进课程(学科)基地、特色高中建设和职普融通;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强化条件保障和师资配备;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四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专业(群),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造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职教新格局,到2025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能力显著提升,形成比较完善的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是规范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持续规范民办教育,坚持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培育一批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服务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需求。

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聚焦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强化师德实践和师德考评,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构建市、区市、学校三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七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模式初步显现。

八是开创教育合作交流新格局。坚持服务需求导向,构建中外人文交流渠道和平台,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合作交流新格局。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打造国际化的教育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和投资营商环境。

九是探索建立具有威海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优化调整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和教师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健全人岗相适的用人评价机制,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行政权力应放尽放,打造精简高效的教育政务生态;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优化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健全教育领域风险防控机制。

2.6项重点项目。

通过专栏形式,制定了“十四五”实施的6项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项目清单。一是“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二是“双创建”行动计划。三是“双试点”融合推进计划。四是基础教育资源扩增计划,包含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等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五是“双推进”质量提升计划。六是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内容立足威海教育实际,围绕“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重点,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涵盖学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各个学段,是推动“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第三部分,强化组织领导与实施 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落地。主要明确规划落实过程中的有关组织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2节。重点强调了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教育领导体制、构建全方位协同推进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健全规划实施督导问责机制、优化舆论宣传引导机制五方面内容。

五、关键词解释

(一)“双创建”:即全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二)“双试点”: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国试点城市及“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双试点”统筹推进。

(三)“双推进”:即推进省级特色高中建设工程,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

六、政策解读人

王洋,0631-581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