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故事中的威海㊱ | 邢洛书勇擒和珅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2-01-23 16:58
点击次数:

邢洛书(1767—1824),字范九,号龙图,今乳山市夏村镇桑行埠村人。少时家境殷实,父邢銮乐善好施,对其影响颇深。8岁练武习文,十几岁即武艺超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武举,授地安门把总。嘉庆元年(1796)中武进士,被嘉庆皇帝钦点为蓝翎侍卫。他的名声在故乡家喻户晓,人们奔走相告,桑行埠老邢家出了个武将,还是个御前侍卫呢。其实,邢洛书当时就是因武艺高强、德艺双馨而被皇帝钦点为侍卫的。

邢洛书担任侍卫后,官职一升再升,众人不解。讲武功比他上者有之,论才学也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可他怎么就那么受皇帝青睐呢?这事还要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说起。

嘉庆元年(1796)腊月的一天晚上,邢洛书手提大刀,来到北门(地安门)当值。他的职责就是现在说的查岗的,负责检查侍卫们的执勤情况。当他查完岗后,觉得有点疲乏,就回到值班室,把大刀往刀架上一放,想打个盹,稍微休息一下。

凡事有因,用民间的话说,这也该是邢洛书撞大运了。这天晚上,正巧嘉庆帝夜间批阅完奏章之后,久久不能入眠。于是就独自一个人在院子的雪地里转悠。他先后把东、南、西三门都逛了个遍,虽有侍卫把守,但戒备松懈,且三门侍卫都不在值班位置。他顺西门往北拐,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地安门侍卫值班室的门外。雪中行走,轻如鹅毛。嘉庆帝心想,走过的三个门,竟没有一个把总在值班位置,我干脆也来个查岗,一查到底,抓你们个现行,狠狠处理一下这些把总。

于是,他又向北门走去,没想到的是,他刚踏进北门附近,就被一双警觉的耳朵发现。当嘉庆帝躲过了大门的侍卫后,刚踏进值班室的院子没几步,洛书就觉得不对劲,有情况。说时迟那时快,不容他多想,便顺手抽出大刀,“蹭蹭”几个箭步就蹿到院中的黑影面前,“唰”的一声,就把大刀横在黑影面前,大声喝道:“何人胆敢来此禁地!”嘉庆帝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毕竟是皇帝啊,这阵势他见过。就拍着手说:“好!好身手,真是好身手啊。”

邢洛书一听这声音有点耳熟,再仔细定眼一看,我的妈啊,险些铸成大错,这不是当今皇帝吗?洛书顿时吓得没了章程,慌忙扔了大刀,“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说道:“臣该死,惊动圣驾。”

嘉庆帝笑着说:“此言差矣,快起来,你忠心可嘉,何罪之有!朕一定会好好赏赐你的。”说着又凑近洛书说:“走,到屋里看看,朕正烦着,陪朕说说话。”洛书应一声“喳”,拾起大刀,把皇帝让进了屋,并沏了一杯热茶端到了皇帝面前。皇帝赐座,君臣二人促膝谈心。邢洛书有问必答,应对得体,甚得皇帝赞许。

民谚曰:“和珅撂倒,嘉庆吃饱。”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此前,弹劾大学士和珅的奏折就像雪片般飞到嘉庆案面,但看在太上皇庇护和珅的面子上,嘉庆不动声色,所有奏章,都被他悄悄压了下来。这时,清算和珅时机已经成熟,当机立断,缉拿和珅。

嘉庆帝下定决心要除掉和珅。但和珅权倾朝野,且经营多年,党羽甚多,要想顺顺当当把他拿下,谈何容易。于是就召来定亲王绵恩商议擒拿和珅人选问题。定亲王说:“陛下慎重,朝中旧面孔十之八九与和珅有瓜葛,稍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其后果不堪设想,最好找一个新面孔才能担此重任。”嘉庆思忖良久,突然拍案而起,曰:“此任非蓝翎侍卫邢洛书莫属也。”接着就和定亲王绵恩说起当年雪夜惊驾之事,并立马召人写下御旨,一场惊心动魄的缉拿和珅的大网悄悄拉开。

正月初八凌晨,定亲王在内宫召见了洛书,把缉拿和珅的密令和诏书交给了邢洛书,并做了详细交代。拂晓,邢洛书带领十数侍卫来到乾清宫门外候旨。嘉庆帝洗漱完毕,穿戴整齐,邢洛书等接着皇帝到殡殿哭拜、上香、九拜之后,皇帝转身回上书房议事。此时,邢洛书带着三名侍卫,复又转入殡殿。

在殡殿,和珅突见有新面孔入殿,先是一惊,转而又平静下来,心想,一个小小的七品把总能奈我何,便怒斥道:“尔等怎敢如此无礼,竟敢擅闯大行皇帝的殡殿?不要命了?”

邢洛书回道:“圣旨在此,和珅接旨。”和珅感到大事不好,便打肿脸充胖子似的说:“和珅的名字也是你们随便呼叫的吗?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说着便想逃走,只见他一个蹿跳上了供案,想越窗而逃。和珅之前也曾担任过御前侍卫,武艺极高。说时迟那时快,当和珅刚上了供桌,尚立足未稳之际,邢洛书早就一个箭步蹿到供案下,一个扫堂腿下去,供案的桌腿被踢断了,和珅在供桌上晃了晃,便一头栽倒于桌下。两人对打四十余回合不分上下,此时和珅体力有些不支,套路有些紊乱。邢洛书靠了身,指路探眼,脚下又一个扫堂腿,将和珅摔出丈远。两名侍卫扑上去将其摁倒在地,将其抓捕。

邢洛书拿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和珅欺罔擅专,罪大恶极,着即革职,送交刑部严查。钦此!”和珅还未从惊吓中清醒,就被侍卫牵拽而出。

接着,邢洛书又参与了和珅抄家的一切事宜。在这次缉捕和珅及查抄和珅家产的行动中,邢洛书因功绩卓著,被提升为二等侍卫,授武德骑尉。此后,累迁淮安府都司,河标右营游击、海州参将、河标中营副将、徐州镇总兵等职,官至正二品。

俗话说:“竹竿好扶,灌肠难提。”“打铁还要本身硬。”其实,邢洛书的仕途固然与嘉庆皇帝的看好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邢洛书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邢洛书为官以后,处处以国家事、民众事为己任,兢兢业业,从不敢懈怠。他还有一个“两信求饷银”的故事,至今被传为美谈。

邢洛书54岁时被提升为徐州镇总兵。京官外放,自古以来都是肥差。天高皇帝远,那可是被一些人认为是谋财的良好机会。可邢洛书并没有这么想,他战战兢兢,不敢有半点为自己谋私利的想法。上任不久,他就发现辖区内骆马湖沿岸常为滩涂引起纠纷,豪绅之间常为争抢土地大打出手,打架斗殴之事常有发生,几乎每年都有人命官司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还民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他上奏皇帝,由官方统一治理骆马湖。皇帝非常支持,由户部拨付饷银,用于骆马湖治理工程。然而,当工程结束,向户部报账之时,却漏报八千两银子。

本来他应该上奏朝廷加拨,或是摊给百姓负担。但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也让百姓能安居乐业,民心长久稳定,他没有增加地方的赋税,而是和地方主管的文官协商,将漏报的八千两银子由两人负担,每人四千两。达成协议后,他先后两次写信向四弟邢洪书筹款四千两,让自己家中出钱来补上这个亏空。

当时,他四弟接到求助信时,一口拒绝。四弟在给他回信的时候说:“尊敬的二哥,别人当官,都是向家里送银子,你现在都当总兵了,非但没给家里送钱,怎么还要向家里筹款啊。再说咱家里虽然还算富裕,有点积蓄,可这些钱都是家里日积月累来的血汗钱,全家老少也有上百口子人要生活,开销大着呢。我接二哥信后考虑再三,觉得咱筹银子充公没道理。要是你自己的私事要用钱,我二话不说,要多少都行,可为公筹款,我可就没办法了。”

当邢洛书接到四弟的回信后,看了数遍,觉得弟弟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可燃眉之急是只有筹到银子,这一方百姓才会过上安宁的日子啊。否则,加赋增税恐致人心不稳,百姓心不安宁啊。考虑再三,他又给四弟回信,他在回信中说道:“四弟寄书说得有些道理,我若当贪官的话,不但不用为银子发愁,而且要多少有多少。不就是一句话吗?可是我不能那么办啊。再说咱家祖业兴旺发达,区区四千两银子不在话下,就算是家里人支持我在外面为百姓做个好官吧。”

四弟接到邢洛书的第二封信后,二话没说,马上吩咐家人拿了银票到海阳城兑换了四千两银子,日夜兼程,把四千两银子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徐州总兵府。

道光四年(1824)八月十五日,爱民总兵邢洛书逝在任上,葬于家乡祖坟父母之旁。没有大张旗鼓,没有高大的石碑牌坊,没有石狮铭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俭朴得不能再俭朴,但他的英名永远镶嵌在大乳山名贤的史册中。

(刘方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