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府常务会议解读专栏 > 解读评论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交通、水利、信息领域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7月12日,市新闻办召开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领域有关情况。记者获悉,到2025年,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68公里,普通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0公里;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米山水库连通工程,实现市域中线“河河、河库”贯通;全市计划建设5G基站12000座以上,实现城市建成区、镇驻地及村庄的5G网络连续覆盖。

      交通领域:加速推动市域一体、国内通达、联通海外“三大交通圈”立体互联

      莱荣高铁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建设高品质快速网的关键一环。“莱荣高铁是我市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按照既定计划,2023年12月前全线建成通车。”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传军说。

      据介绍,我市还将争取青荣城际铁路提速运行,完工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和威海港进港线电气化改造。计划到2025年,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68公里,普通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0公里。

      在公路网方面,我市将着手推进G18荣乌高速威海绕城段前期工作,加快乳山口大桥建设及域内多条国省干线道路升级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县乡公路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公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和通行效率。到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1120公里。

      新机场建设也写在我市“十四五”时期交通领域建设的显要位置。目前,中国民航局已批复了新机场场址,出具了项目预可研报告行业审查意见,航站楼方案设计等工作压茬推进。“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做好可研报告、总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打造通达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门户机场;不断提升大水泊机场航空服务能力,大力拓展国内外新航线和货运航线,到2025年,机场国内外航线达到40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00万人次。

      “到‘十四五’末,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效益凸显,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令勇说,届时,威海市区至县市区形成“1小时通勤圈”,县市区间及与所辖乡镇(街道)形成“1小时经济圈”,胶东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以及省内、国内及日韩“3小时交通圈”。

      水利领域:构建“五水”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打造水系连通网络化威海样板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通过承接省级骨干水网、推进市级骨干水网、推动县域局域水网,谋划打造市域水系连通网络化,构建本地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联合调度、丰枯调剂、余缺互补的水资源调配体系,打造水系连通网络化威海样板。

      在承接省级骨干水网方面,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工程,连通威海市区与荣成市、乳山市主水源,构建市域水资源调配体系。同时,推进市级骨干水网,加快推进黄垒河、母猪河地下水库工程建设,配套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米山水库连通工程,实现市域中线“河河、河库”贯通。规划实施4座净水厂和净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水质;推进华能电厂海水淡化、威海热电集团中水深度处理项目,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

      此外,我市还依托市级骨干水网,推动区市配套局域水网,实现县域局域范围内供水水库群联网联调,多水源联合调水、多水厂联合供水的供水保障网。

      针对防汛薄弱环节,我市将重点对黄垒河、母猪河等9条河流的18个重点河段进行治理,并对现有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消除工程安全隐患,确保水库防洪、兴利等功能正常发挥。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水务局三级调研员岳翠霞说。

      我市将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积极争创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统筹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水源涵养、河湖管护等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生态健康状况。

      信息领域:建设5G基站12000座以上,实现城市建成区、镇驻地及村庄的5G网络连续覆盖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建设5G基站12000座以上,实现城市建成区、镇驻地及村庄的5G网络连续覆盖,确保5G网络容量和用户规模持续增加。建成5G示范场景60余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发布会上,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张军华介绍说,目前我市已在智能制造、教育教学、安防监控、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多领域开展了5G应用探索。未来,我市将继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创新突破,深化5G与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5G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5G产业链条长、价值高、覆盖面广,对于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市基础优势,将重点发展基于5G通信的基础元器件及关键材料、智能终端设备等产业,鼓励支持宏安集团、泓淋电力、捷讯通信等优势企业积极参与5G相关标准制定与产品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5G发展的良好氛围需要全民支持、参与。为此,我市充分利用“世界电信日”等时机,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展5G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5G发展的认知程度。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等广泛开展5G基站辐射科普宣贯,帮助市民走出“5G基站辐射危害身体健康”的认知误区,增强公众对基站辐射问题的科学认识。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