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海洋强市(归档) > 重大事项

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2021年5月工作开展情况

文章来源: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时间: 2021-06-16 15:25
点击次数: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组织开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自评估工作,争取在国家发改委层面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支撑计划工作,对2019年入选的省蓝色人才专项项目进行了实地督导,帮助广泰等企业做好申报筹划工作;推进市级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编制验收工作报告,博宇、威力工具、华通3个项目通过验收,将拨付验收资金。

市科技局 联合欧洲膜学会组织举办中欧膜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膜产业园与4家欧洲膜技术公司围绕加强合作进行了线上对接交流,并就参加第18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达成一致;评选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微生物资源库建设与系统学研究”等6项海洋领域成果入围威海市“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选取62家涉海企业进入2021年第三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占全市入库企业比例达到24%;积极推进海洋冷链食品加工机器换人,制定《海洋冷链食品加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揭榜制”研发项目实施方案》,在鱿鱼加工领域开展先行先试;邀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教授赴好当家国家海洋牧场、爱伦湾国家海洋牧场考察,就共建北京大学海洋生物教学实习基地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加快推动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建设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开展修造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现场检查了西霞口船业、春和船厂、烟墩角造船、三进船业4家企业,同步开展渔船管控、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工作,发现7项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并责令限期整改;组织全市49家船舶企业签订不违规修造“三无”渔船承诺书,建立渔船修造企业承诺书台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组织泰祥集团、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和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配合相关渔业执法部门进行联合行动,发布《关于有奖征集海洋涉渔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对为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提供劳务中介服务、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渔业劳务中介服务等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查处。

市生态环境局 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排查整改,建立每周调度通报制度、整改销号制度,印发通报3期,目前58项问题已整改完成45项;开展入海排污口详查,《威海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正在组织征求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 “威海-丹东”海铁联运新航线顺利完成首航;印发《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港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部署港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印发《威海市交通运输局渔船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增强渔船管控力度;组织开展“五一”节假日安全生产检查和客运站现场值班工作,保障水运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督促引航站、港口企业、船舶服务企业、代理企业等单位贯彻落实《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

市水务局 推进华能威海电厂海水淡化项目,完成220kv变压器基础底板浇筑、两个室外水箱吊装、海淡车间配电室至电子间电缆敷设、产品水池浇筑、6KV配电室中置柜安装等工作目前土建主体结构已完成65%,工艺设备安装已完成40%。

市海洋发展局 组织开展全市渔港环境综合整治,87处渔港完成环境卫生整治,配备了垃圾桶、油污收集桶等;开展伏季休渔“清网”行动,清理收缴“地笼”“老牛网”等违规网具938套,将分期分批集中销毁;组织举办渔船身份基本鉴别技能培训班,83人分批次参加培训,提高了在港休渔渔船身份鉴别能力;全市渔船包保责任人培训班开班,1792人分期分批参加培训;“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的3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占批复项目总投资的97.3%,光威复材海洋工程及海洋装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4个项目完成验收;陪同中国科学院苏纪兰院士、王颖院士专家组就近岸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管理的科学问题开展调研座谈;皱纹盘鲍“寻山1号”入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1年水产新品种。

市商务局 第四届威海市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年会正式召开,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乃胜对威海加快实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头部企业引领、科研机构参与、全产业链条互动的国家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等前瞻性建议;组织好当家、瑞阳船艇、赛奎鹰智能装备等涉海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积极探讨合作,借助消博会平台资源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合发展;组织8家远洋渔业企业召开资源回运补贴征求意见座谈会,与会人员从资源回运模式、远洋渔获年运输量、资源回运装备等角度探讨了资源回运补贴依据,并提出相关建议。

市文化和旅游局  举办全国性近现代沉舰研究、保护与利用研讨会,来自北京、山东、辽宁等地文物主管和业务部门,以及水下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展览、规划设计专家等5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座谈研讨,从各自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今后定远舰等甲午沉舰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市场监管局 走访威海海参协会、威海钓具协会,宣讲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疑难问题及需求;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山东)活动,浦源食品、好当家、泰祥3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名单。

环翠区 加强伏季休渔管理,组成3个驻港工作组,每日清点渔船;开展渔船通导设备北斗二期改造工作,焊接底座已完成169套,安装卡槽167套;实施在港休渔渔船身份鉴别,已对44.1千瓦以上170艘在册应休渔船身份全部查验核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出动人员108人次,检查渔港渔船共128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处;举办商渔船防碰撞警示教育培训活动1期,举办船员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96人;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养殖垃圾120吨、漂浮物等海洋垃圾90吨;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落户孙家疃街道北海大厦,将开展空间激光通信、海洋舰船激光通信、水下激光通信等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邀请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自然资源部天津淡化所、山科院海仪所等单位实地对接,推进共建项目建设;环球渔具入选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奖励企业,获批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200万元;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11个涉海项目列入2021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组织双轮股份、西港游艇、普益船舶等3家企业申报2021年威海市海洋产业科技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开展水产品质量追溯抽检,共抽检海参成品72批次、成品实验室检测8批次、牡蛎检测10批次,检测结果没有问题。

文登区 组织召开“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座谈会,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刘曙光教授团队以及区外涉海企业家与会座谈,刘曙光教授作了《文登海洋经济规划基础研究:如何破题半岛型区域海洋发展》的报告,并围绕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竞争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平台等内容对文登区“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情况进行了讲解,区外涉海企业家围绕国际海洋科技和项目合作进行了交流;制定了《2021年威海市文登区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伏季休渔工作部署会,对全区海洋渔船伏季休渔工作进行部署;开展了“清风行动”、“海参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检查,五月份出动执法人员219人次,抽检水产品样品及投入品148批次,包括部级、省级、区级和快速检测任务,品种涵盖罗非鱼、大菱鲆、海参等3个大类的苗种及成品。

荣成市 加强伏季休渔管理,集中统一实行休渔母港确认停靠制、24小时监控制、第一责任人定点监管制和坞修转港限时全程监控审批制;启动第一轮382千瓦以上大马力冷冻渔船身份核验工作,严防渔船套号、顶号,违规出海作业;石岛集团新建的国内最大的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华祥8”在石岛新港出航,赴太平洋和大西洋公海从事远洋渔业运输生产任务;海成渔港、泓运渔港、蚧叭窝渔港、俚岛湾渔港、人和渔港、桃园渔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名单;荣成西霞口村—烟墩角村—东楮岛村—河口渔村—桑沟湾海洋牧场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的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渔舟晚唱滨海逍遥之旅”;对即将出航的“鲁荣远渔658/659/668/ 211、鸿洋2”5艘金枪鱼延绳钓和鱿鱼钓远洋渔船60余名船员进行安全现场培训。

乳山市 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发布天气预警信息13期、短信2万条,组织镇街做好“三无”船舶整治、职务船员谈心谈话、船东船长见面活动,组织8家渔船修造企业签订不违规修造“三无”渔船承诺书;组织开展海陆执法检查,检查渔港码头62个次,查获违规渔船11艘,正在处理;开展清网行动,清理违规渔具468套;办理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期工程相关手续;银滩周边养殖户全部完成搬迁,现场已完成清场;开展海域测量工作,完成签字确认海域正在分批开展公示;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办理工作,已办理案件9件;跟进特色生物资源科技研发项目、海洋固体废弃物牡蛎壳综合处理处置项目、智能无人船制造项目,争取早日落户;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项目,抽检海参、大菱鲆和牡蛎等样品32个;推广三倍体长牡蛎良种及牡蛎筏式生态育肥养殖技术、刺参微生态制剂水质底质调控技术等先进养殖技术,宣贯乳山牡蛎标准;组织参加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乳山牡蛎荣获“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山东上榜品牌”。

高区 加强伏季休渔管控,设立驻港渔船管理办公室,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完成 143艘渔船身份核查;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清理麻子港、小石岛码头、双岛湾码头垃圾39.9吨;完成13个养殖尾水排放口摸排工作,建立养殖排水口台账,编制排水口编号并确定排水口坐标点;开展海参养殖违法使用扑草净和甲氰菊酯农药专项整治行动,抽检成品20批次,合格率100%。

经区 加强渔船管控,147艘大马力渔船完成船舶检验,换装完成北斗核心部件42套,大马力渔船一代北斗全部完成加固,首批77套小马力渔船船名牌通过安装试验;加强伏季休渔监管,对大马力渔船停靠的6个“母港”,分成异地代为管理、异地协同管理、属地管理3种模式进行集中监管,对7处小马力渔船停泊点,安排看护人员跟进值守;对564艘渔船落实三级包保责任,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与渔船船东、船长、船企一一见面,探索建立渔民之间、渔民和合作社之间的联保承诺机制;抓好海上安全生产,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船员培训,和渔港管理方共同组织应急演练,严格执行出海前登船检查和进出港报告等制度;检查码头、停泊点12处,船舶80余艘次,渔船民110余人次,各类九小场所15处,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5处;对华能电厂海水淡化项目进行实地检查,了解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并按照项目进度拨付扶持资金350万元。

临港区 组织镇级对现有30名职务船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加强休渔期普法宣传教育;完善渔船管控专班运行机制,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对1家船舶修造企业开展检查,组织金运游艇签订渔船管控承诺书;对3家食品生产企业、11家流通商超、4家水产品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签订守法承诺书38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

南海新区 建立渔船分包机制,9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包105艘在册捕捞渔船,压实包保责任;聘请第三方对渔船集中停泊点进行24小时驻港监管,每日3次船位清点,做好台账记录;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1个人工渔港、2个渔船集中停泊点和4个渔业自然港湾全部整治完毕;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进行单位注册,已确定前期入驻团队;完成周龙海珍品、好慧淦海洋科技、海源祥合作社及海参养殖个体户等13个批次水产品抽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