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媒体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192N/2021-03759 发布单位: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内容分类: 媒体解读 成文日期: 2021-05-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2021年度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

来源: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间: 09:47
点击次数:

1. 当前,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市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1063家,从业人员27万人,总资产3532亿元。拥有29个行业大类、116个工业行业中类、240个工业行业小类,工业产品种类达3000多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72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收入利润率10.23%(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92.2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34.6%。全市制造业累计用电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总的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集群化。发挥比较优势,对标省十强产业,重点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医药医疗器械等10条优势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接近80%。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轮胎、地毯、渔具、医用耗材、海洋食品、特种船舶、打印设备、碳纤维等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海洋食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省级8个。

(二)专精化。虽然我市规上企业数量不多,但是专精特色明显,普遍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企业近50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9个、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0个;省瞪羚企业26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个,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个。

(三)高新化。依托“1+4+N”创新体系,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0多个,现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73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36家,26名高层次人才先后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名单。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60.1%,居全省第二位。

(四)智能化。建成省内第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17个、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14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09家,全市“上云”企业超过3000家。先后认定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6家,16家企业列入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五)低碳化。先后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市级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南海经济开发区获评市级绿色园区。“十三五”期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降低率下降16%,我市下降24.2%。

2.面对疫情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重构等新形势新变化,我市在推动十条优势产业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0年,十条优势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约210亿元,占比接近80%。今年一季度,十条优势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利润41亿元,占比接近85%。威高集团、光威集团分别被确定为全省医疗器械、碳纤维产业链“链主”。浦林成山、天润工业、拓展纤维、泓淋电力、环球渔具、威高血液净化、百合生物等7家制造业企业获得省高质量发展企业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

(一)医药医疗器械。疫情以来,我市迅速打造了涵盖口罩、防护服、医疗车等在内的应急物资产业链,正在争创国家应急医疗物资产业示范基地。围绕补齐疫苗产业链短板,成功推动凯盛集团来威投资中硼硅玻璃管项目。威高集团联合中石化、万华集团等上游企业,加紧对248种主要进口材料开展国产化验证,初步确定52种可以国产替代。

(二)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联想打印机项目签约落地,高区智能办公自动化设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五星级基地(全国34个)。泓淋电力、天力电源等企业进入打印机整机配套体系,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过70%。

(三)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光威集团建成省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光威精机成功研发可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铺丝铺带装备制造技术。初步确定今年英创会围绕碳纤维、稀土等新材料领域筹备召开。

(四)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食品产业入围全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蓝润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等5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宇王集团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鑫发控股与大唐融合联合开发海洋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五)纺织服装。山花地毯等9家企业入选省纺织服装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及重点培育品牌(全省第一),海马地毯大力拓展方块地毯、尼龙长丝板块业务,迪尚集团、联桥集团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迪尚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今年恢复举办。

(六)船舶与海工装备。通过精准对接,捷诺曼、壮发泵业等10余家企业进入招商金陵船舶、黄海船厂等整船企业采购目录。我市与航天科技、哈工大三方共建的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建设;兵器工业203所确定来威开展涉海发射试验,近期将进行首试。

(七)汽车。山东重工重组黑豹汽车、天润工业实施空气悬架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高登房车获批国内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资质;高赛华运投资建设畜禽运输车项目,下步将重点开发冷冻专用车等高附加值产品。

(八)电机。荣成市规划建设电机产业园,有研稀土与力久电机、奥文电机合作研发稀土永磁电机产品,华力电机智能制造专项通过国家验收。举办了全市电机产业链协作配套暨智能化技改对接会,3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九)轮胎。出台了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成8万条斜交胎落后产能压减任务。三角集团与贝卡尔特建立合作,实现了关键材料本地配套。浦林成山推出“智安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品牌,加快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十)钓具。“中国钓具之都”称号通过复审,环翠区钓具喷涂中心、光威集团国家钓具行业服务共享平台、环球渔具互联网平台等项目加快建设,国际户外休闲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有效带动产业高端化、融合化发展。

3.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我市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聚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围绕聚集七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十条优势产业链,完善链长制推进机制,深化产业链配套协作,实施产业链基础再造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做优做强。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新材料、服务型制造等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培育一批新兴经济体。注重企业梯次培育,重点对200户冲击新目标企业、200户创新型企业支持培育力度,形成一批链主型、平台型、撒手锏、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推动高水平技术改造,开展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公共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对接,切实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二是坚持招商引资和骨干膨胀并重,优化存量做优增量。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招引一批高质量的制造业项目。大力推动骨干企业膨胀发展,骨干企业实施的项目一般都是市场需求大、技术成熟、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加大服务保障力度,运用“四张清单”及时了解企业用地、用水、用能、资金需求以及立项、环评、安评等手续办理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扎实推动重点制造业项目早日建成达效,切实转化为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强政策统筹,综合施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每年集中支持一批重点制造业项目,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项目。推动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为制造业项目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凝聚各类要素资源优先向先进制造业汇集,切实推动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对照市级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产业定位、区域差异化考核指标等,提高制造业发展成效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制造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精准参考。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