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府常务会议解读专栏 > 解读评论

我市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18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记者获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筛选出我市196个重点项目存在的土地、规划方面的需求和问题,明确全年土地要素保障目标任务和细化落实举措。对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进行摸底,排查出可直接用来安排项目的存量土地11007亩,并逐宗上图造册,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直选方案”。

      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刚介绍,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紧密结合全市招商引资和建设大局,科学做好项目用地分析研判,活用政策,提升土地供应质效,降低工业用地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科学做好项目用地分析研判

      为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在项目谋划和立项的初始阶段,主动靠上,变“后置”为“前置”,对项目用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确保项目不走弯路,争取工作主动。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管控要求,在省级重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配合建设单位或牵头部门,提前按规定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区不可避让论证报告,涉及规划调整的,立即结合项目选址和相关政策要求,编制规划调整预案,为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打下坚实基础。

      在项目初始阶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积极与各区市政府、管委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提前介入,专人辅导,驻点协调,积极推进项目用地报批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压缩征地组卷时间,提高报卷审批效率。

      同时,结合各相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期对土地基本情况的实际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发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为项目选址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该平台,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决策者、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快速查询项目拟选址用地情况,地块符不符合要求,能不能用,一目了然。

      工业用地有四大优惠政策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都剑光介绍,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的意见》《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等文件。

      根据文件规定,工业用地确定10年、20年、50年弹性出让年期,具体年期的选择由当地政府、管委依据产业发展周期、意向企业经营情况及有关产业政策合理确定。对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的前提下,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出让底价。

      针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涉及边角地等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地块,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地,由邻近项目建设单位一并改造开发。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完成初步方案

      都剑光介绍,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完成初步方案,形成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区域划定初步成果。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建设了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监测评估预警全过程信息化,提升国土空间治理和管制能力。

      2019年3月份,威海成为山东省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两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成立了涵盖城乡规划、土地资源、海洋等多个学科、多家单位参与的设计联盟;开展空间发展战略制定、建设用地规模研究等工作和《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15个基础性专题研究,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提供支撑。

      开展“双评估”和“双评价”工作。围绕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六个维度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及风险开展“双评估”,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展开“双评价”,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识别我市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