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96D/2021-00702 发布单位: 威海市科学技术局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1-03-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科字〔2021〕10号

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 10:18
点击次数:

各区市科技局、国家级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综保区经发局、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海高园科技创新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威海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3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的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重整行装再出发、脚踏实地求突破、反骄破满谋新篇,强化执行力,聚力抓落实、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树亮点,打造核心科技力量,引进转化高端创新资源,引领企业全面创新,推动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作出科技贡献、提供创新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强化核心科技力量,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1.持续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是高水平编制实施《威海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全面对接国家、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理清区域创新短板不足,准确研判科技发展态势,着力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指导性、可行性,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科学高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二是配套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分阶段研究制定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政策、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实施路线,形成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推进体系。三是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创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意见,统筹全市之力,强化政策支撑,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推动县域创新能力和主要创新指标稳步提升,早日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

2.顶层布局实施重大创新工程。一是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好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体量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园区特色鲜明和辐射带动明显等优势,加大创建争取力度,充分借鉴现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经验,坚持“蓝黄”联动,与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遥相呼应,举办“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合作大会”,大力吸引日韩高端科创资源,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增长极”。二是争创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发挥我市医疗器械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国内顶尖研发力量,组织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及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优势科研单位,精准匹配龙头企业,坚持“四个面向”,高点站位、高点定位,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和具体筹建工作,争取纳入省实验室体系,打造支撑全市医疗器械产业长远发展的创新源头。三是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冲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四是争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威海高新区的产业集聚作用,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原则,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主攻方向,力争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3.更好发挥“1+4+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作用。一是强化聚合高端创新资源。着力引企业引项目引人才、育企业育项目育人才,加大与上市公司创业黑马等专业招引孵化机构合作力度,打造威海独角兽加速中心,引进重点科技产业项目10个以上,每年遴选40家“双百工程”企业纳入黑马加速计划。二是建立倒逼产出机制。逐一确定体系内每个平台的年度研发目标、转化目标,推动体系全面发力,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企业孵化等方面扩大产出并实现倍增,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源头活水。新建1-2支产业基金,新增基金产投项目5项,开展研发项目10项、形成知识产权100项、开发新产品15项以上。三是开展院所企业“双走进”活动。实施“一平台一方案、一产业一对接、一区市一活动”的“三一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内各平台到企业深挖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精准对接和横向合作,满足中小企业创新需求,全年精准服务企业500家以上。

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高端化

4.完善产业创新平台支撑体系。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加快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集聚融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争取年内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5项以上,落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项以上,培育孵化企业4家以上。围绕特色产业领域,设计布局3-5个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二是围绕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有针对性地支持好当家、三角、双轮、威海船厂等行业骨干企业争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海空天立体观测、高端激光器、树枝状大分子材料、海洋碳汇等领域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先进制造领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培育建设医学检验、神经系统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争取全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布局建设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5家以上。三是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综合运用绩效评价、优胜劣汰、奖励补助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平台活跃度,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鼓励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到高校院所,实现创新要素共享融合。

5.强化产业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是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围绕全市制造业产业集群,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在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先进制造等领域,梳理实施行业共性“卡脖子”关键技术100项,力争全年获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获技术成果60项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再提高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推进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精选凝练一批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择优论证开展“揭榜挂帅”任务5项以上,招募高水平研发团队参与攻关启动,以重大需求为引导,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明确攻关任务,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揭榜者”精准发力、协同攻关,让企业最大限度受益。三是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引导计划。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梳理编制产业技术清单,争取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布局范围,获创新资金支持1亿元以上。面向重点产业集群,以及医养健康、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等民生健康领域,建立政策引导类技术创新项目库,分阶段、分领域、分类型评选吸纳优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政策引导和认定赋能,增强企业研发活动的曝光度、认可度,为企业研发人员评定职称、争取上级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6.强化涉海产业创新支撑。一是科技赋能海洋产业。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海洋生物、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高端客滚船、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统筹布局培育涉海创新平台5家以上,培育壮大涉海科技型企业250家以上。发挥我市海洋生物产品规模大的优势,按照“一宗产品一个平台”的思路,布局创新平台5个以上,拓宽创新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二是推动海洋冷链食品加工产业创新转型。摸清海洋冷链食品加工自动化智能化关键问题和技术需求,组织哈工大(威海)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福瑞机器人有限公司等研发、产业化力量,采取市场化和公益化相结合方式,打造“机器换人”示范工程,打通海洋冷链食品加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同时引领形成新的智能装备产业。三是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布局。加强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机构合作,推进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建设,提升海洋试验测试能力与水平,打造海洋领域的大科学装置。积极开展蓝碳经济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争取纳入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范畴,为我市蓝碳产业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任务提供科技支撑。

7.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质效。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管理,吸引优势企业优秀人才入驻,推进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文登、乳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上档升级,加快培育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取年内各园区孵化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二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大涉农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条技术创新,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争取纳入上级政策支持。在无花果、西洋参等特色产业领域培育建设农业技术创新平台。三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发展质效。发挥“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服务平台作用,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持续引导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服务基层,力争全年开展培训活动20次以上,培训人数700人次以上。

三、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引领带动全面创新

8.抓实科技企业源头孵化培育。一是同步提升科技孵化软硬实力。引导孵化载体提升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为在孵企业团队提供管理运营、研发设计、投融资等全方位、“一站式”孵化服务,就地解决企业成长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推动哈工大(威海)大学科技园提质增效,力争全年新增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机构3家,在孵企业团队总数达到1800个以上。二是强化孵化产出绩效评价。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计划和“聚星”行动,采取“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基地)”模式,完善科技孵化链条建设;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对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孵化产出进行评价考核,全年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在孵企业新增知识产权500件以上。三是提高“双创”活跃度。鼓励支持孵化器开展投融资对接、项目路演、项目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以“永怀精神”为指引,举办“郭永怀之星”创新争霸赛,面向全国征集创新项目、汇聚创业团队、培育创新动能,年内开展各类双创活动15场以上,用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专业赛事活动,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9.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一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通过企业创新能力大数据分析,实现政策精准推送,推动更多企业入库,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确保达到1200家以上,力争突破1500家以上。二是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登高”工程。挖掘规上企业、外资企业和农业领域中的优质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培育库名单,联合区市给予重点指导,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确保达到800家以上,力争突破1000家以上。实施新兴产业“金种子”繁育工程,建设储备培育库,培育新兴产业“金种子”企业50家以上。三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建立高企上市培育库,通过分类培育、专业辅导和精准扶持,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全年筛选培育后备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

10.引领企业开展全面创新。一是实施好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139项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密切结合,优化项目遴选、督导、调整及成果应用管理机制,争取全年新增投资23.89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20%以上,产出专利成果300件以上,形成新产品500个,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二是带动企业链条式创新。突出“大创新”理念,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精选32家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延伸开展工艺、产品、管理、模式等链条式创新,打造模式范例,推动企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最大程度释放创新动力。三是强化研发投入政策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实行递增奖补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提升,争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稳定在2.3%左右。

四、完善协同创新体系,高效转化创新资源

11.打造科技“双招双引”新力量。一是精准招引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高端人才、成果项目信息敏感的优势,重点引进中关村及联盟成员单位的产业化项目、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硬科技项目、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及雷达产业化项目、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高端产业资源项目,全年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产业项目和企业10个以上。二是发挥共建平台作用。加速推进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成立公司、投资入股等方式开展成果转化,拓展市场化盈利渠道和水平,加快实现“自我造血”,同时大力引进北京大学等平台共建方的创新及产业资源。三是加大科技人才引育。紧扣产业发展需求,系统定制科技人才引进路线,深入推进实施各级人才工程项目,全年引进国家、省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15个以上。

12.用好驻威高校创新资源。一是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探索建立驻威高校技术对接“专员”机制,挖掘学校和企业的双向需求,对11家高校,尤其是山大(威海)、哈工大(威海)开展精准分析,形成创新资源清单,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匹配企业创新需求,推动企业和高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鼓励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特色创新活动。二是人才双向互动。鼓励驻威高校教师下沉企业一线,通过设立“星期天工程师”“技术副总”等方式,推动高校教师下沉企业,服务企业300家以上,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到院校担任“校外导师”。三是推动校地融合。推动驻威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向市场化方向迈进,鼓励驻威高校自建或共建创新创业园等载体,打造各具特色的“开放式”平台载体,进行市场化运作,重点加大对校友资源和基金的引入,搞好“创投式”孵化,孵化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13.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转化。一是对接合作常态化。统筹区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资源力量,深挖、共享企业技术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校企院企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合作签约100项以上。二是深化合作模式。启动实施新一轮“中科院-威高计划”“市政府-省科学院协同创新基金”,修订专项实施细则,强化项目绩效产出,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支持合作项目15项以上,打造产学研组团合作模式升级版。三是加快区域技术市场建设。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分专业、分领域举办科技成果竞拍活动,推动山东国际海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加快融入省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各区市建立线上线下实体技术市场,新增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家以上,推动技术合同登记额走在全省前列。

五、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14.持续深化对韩合作。一是打造对韩科技合作品牌。结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形势,探索创新灵活办赛模式,谋划办好第四届中韩创新大赛,广聚中韩创新资源,累计引进韩资企业项目180家以上。二是做好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对韩企业的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抓好签约引进韩资企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协调解决项目投资、生产、经营等问题,推动更多韩资科技型企业项目落地、投产、壮大。三是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推动韩国技术创新研究院、韩国科技产业园(韩国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中韩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用,优化中韩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集聚融合。探索在韩建立离岸孵化中心,对优质项目在海外进行预孵化、引进落地加速孵化,打造海外创新创业平台。

15.拓展科技合作渠道。一是打造对日科技合作品牌。推动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暨中日创新大赛升级为省级活动,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推动对日技术合作精准对接常年不断线,吸引更多日本创新资源在我市集聚转化。二是放大中欧膜产业合作优势。办好第十八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加强与捷克、意大利等国外膜产业及水处理行业优秀企业精准对接,招引集聚行业上下游科技企业,争取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入驻企业总数达到35家,园区总产值突破1.5亿元。三是推动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取得突破。聚焦我市企业需求,为企业链接英国乃至全球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供支持,探索引入博士联盟、苏格兰-中国创新科技协会等组织机构合作共建中英创新合作平台,推介高新技术项目、高端人才60个以上。

16.打造外国专家驿站品牌。一是构建“1+N”建设模式。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注重绩效考核评估,切实发挥驿站引才实效,在产业园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等人才聚集地探索布局建设3家左右分站,整合区域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驿站模式。二是强化驿站服务功能。建设中、英、韩三语种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分层分类为外国专家提供24项专业化服务,并不断丰富完善。组织开展“云上荟”“大讲堂”“主题行”等品牌活动,以服务促引进,带动更多高层次外国人才项目落地,争取全年吸引1400名以上外国人才在威创新创业。三是引导外国专家服务创新发展。建立常态化走访对接机制,完善外国专家信息库、人才需求库、技术成果项目库,围绕企业需求,分产业、小批次、常态化、精准化开展需求对接,全年集中组织制造业、海洋、农业等领域对接活动4场(次),推介高层次外国专家及技术项目200人(项)以上。

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17.优化科技服务业生态。一是实施“红舵工程”。推动科技服务业以“党建为舵”,打造红色引擎,规范引领行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领域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是分类开展科技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统计分析监测机制,发布示范科技服务机构名录,打造一批名牌科技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壮大。三是引领社会力量办奖。引导组织社会力量创办“郭永怀科技奖”,完成省科技奖励报批备案,积极开展国家级奖励报批备案,打造区域科技奖励品牌,激励更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四是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推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技支行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引导合作银行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推动技术转移与金融资本结合联动,积极引进北京、深圳、西安等地金融资本参与我市产学研项目转化,全年实现各类金融投资20亿元以上。

18.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效能。一是提升科技云平台服务能力。开展科技云平台二期建设,丰富完善科技云平台创新服务功能,探索开展“大数据+科技服务”,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深化丰富科技云平台功能,打造1-2个“大数据+科技服务”典型应用场景,争取实现科技创新政策企业免申请、免人工审查、资金实时到账的“无感式”创新服务,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二是持续开展以“送政策、送信息、送人才、送技术,听需求、听问题、听意见、听智慧”为主要内容的“四送四听”服务企业活动。多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宣传,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深入创新一线,主动协调解决各类创新主体问题困难,当好“店小二”,年内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三是建设高新技术市场。充分运用市场化力量,持续开展创新链供应链需求对接,线上线下相结合分析需求精准匹配;建立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库,征集成果1万件以上,满足企业技术需求,通过举办“火花”行动,常态化组织高校院所专场对接宣讲10场以上,达成合作20项以上。

七、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提供创新政治保障

19.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作为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格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激励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打造过硬支部。二是抓好行业党建,积极选树“党建+科技服务”先进典型事例,促进党建工作与科技工作深度融合,研究制定《关于党建引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使党建工作成为行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有序推动科技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三是驰而不息转变作风。持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和“三问三查三改”活动,持续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机制。

21.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一是打造“党建+科技”文化长廊,开辟党建文化新阵地,展现党建工作特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传播党的声音、讲好科技故事。二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弘扬劳模精神,打造机关“工匠”;开展“巾帼建功”行动,弘扬“半边天”精神,组织女干部女职工立足岗位发挥好作用;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关心青年的思想教育,促进青年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中成长成才。三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以争创国家和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牵引,加强组织领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过程,努力倡树文明新风,树立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