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真情在我 实干有我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1-02-22 13:49
点击次数:

他们是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是项目建设的“后援团”,是科研交流的“红娘”,2020年,围绕企业冲击新目标和培育七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精致城市建设、创新创业和人才兴威等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任务,我市党员干部用真情和实干交出了一份亮点突出的“答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更大动能。

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民营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临港区一队:

“金牌店小二”为企业发展蹚路、添火、加力

“过年好呀,初经理,银行那边的贷款弄得怎么样了?还有需要我们帮忙对接的吗?”2月18日,节后一上班,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临港区一队队长黄经涛就给服务的一家企业打去了拜年电话。

“都已签好协议啦,就等着根据后续的需求放款了,能够顺利无抵押贷下这500万元,真是多亏了咱们服务队。”电话那头,威海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初荣玲难掩激动地说,“眼下,我们的发展有了主动权,正开足马力赶生产。”

去年,因发展迅速,订单需求增加,多晶钨钼计划扩大产能,而其因企业无法进行资产抵押,导致融资困难。服务队在一次上门送政策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建议企业可以利用公司总经理李猛进的“威海市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这一荣誉称号进行信贷抵押。

在协助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的过程中,服务队队员纷纷行动起来,这头帮助企业联系贷款银行,那头对接财政等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最终与日照银行“牵上了线”。在今年2月份,多晶钨钼成功实现无抵押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一趟趟帮我们跑银行当‘说客’,增强了银行放贷信心,几乎每周五下午都能接到黄队长打来的电话,真是比我们还上心。”初荣玲感谢道。

像是这样的感谢,自2019年7月,黄经涛所在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入驻临港后,便不断上演。帮助高登房车成功获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资质”,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0%;先后通过多种途径累计为企业招工100余人,推动高登房车成为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基地;助力浩然特塑年产3000吨聚砜树脂产业化项目成功落地……

“我们主要分包区内7家企业,帮他们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的问题,为企业‘把脉问诊’,送上‘政策良方’。”黄经涛介绍说,针对企业对相关政策不理解、不熟悉的情况,服务队就面对面地“传”,手把手地“教”,帮助企业算清“减负账”,让企业真正读懂政策的“含金量”。

“新的一年我们还要继续当好‘店小二’,我们多跑点腿,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发展蹚路、添火、加力!”黄经涛表示。

市发改委项目推进专班:

超前服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新一年,新气象。但在天润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却依旧保持着不变的忙碌。自去年11月首批产品下线后,空气悬架系统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即将在今年开启大型土建工程建设。

这项天润“第二主业”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市发改委项目建设专班的“持续跟进”。

2020年夏天,前来企业走访的文登区发改局收到天润想要转型升级的意愿。但刚开始就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对项目来说,没有土地,一切都是空谈。正当企业犯愁时,市发改委项目建设专班为企业找到了解决方案:在全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之下,帮助企业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企业也因此有机会优先获得用地指标支持。

但入选只是第一步,用地指标的申请可没那么简单;从用地指标申请通知下达之日算起,留给企业准备申报资料的时间只有一星期,再去掉非工作日,满打满算只有100小时出头。

 还好,专班对此早有准备。

“对于重点项目,我们都会提前入手,指导企业准备好环评、规划、用地审查等各类手续。”专班成员、市发改委动能转换推进科负责人戚真说,早在了解项目建设意愿之时,专班便为其提前制定工作方案,逐一谋划明确了重点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推进措施和责任主体。

一系列问题的“超前介入”,为项目申请“鼓劲提速”。不到一周时间,一本50多页的申请书连同各种需要的补充材料抢在截止日期前递到了省里,专班分管领导还专程带队到济南对接,并持续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共同推进各项手续尽快完成。2020年11月,建设用地问题成功解决,从申报算起,只用了3个月时间,跑出了指标申请新的“加速度”。

“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对项目推进专班来说,这样的要求早就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以市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平台为载体,专班建立起四级联动机制,将年度任务细分到月,按月制定项目投资推进计划,并对所有项目实施“红黄灯”的管理预警模式,实时统筹调度项目推进情况,全力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成、快达效。

2020年,专班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40.65亿元,创造历史最高水平,82个省级重点项目和232个市级重点项目在专班的统筹协调下实现了有序推进。

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

政务航空“威海样板”不简单

车辆行人清晰可见,各大街区实况一览无余,在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的大屏幕上,一帧帧空中俯瞰城区的动态航空影像实时传回,让全城状况尽收眼底。

通过无人机“天眼”,将城市影像同步反馈到警务终端,集合成一份份关联数据,为宏观掌控治安态势、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治理精准化、精致城市建设提供助力,成为全市公安机关守护平安威海的独特视角。

“2018年,我们组建成立全国首个正式列编的无人机警务航空大队。两年来,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获‘山东省公安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大队长王庆介绍。

2020年1月份,警务航空大队又多了一块牌子——威海市政务航空应用管理办公室,在支撑全市警务实战的同时,开始为城市治理、经济建设提供专业化空中服务。

“环山路已通车数月,沿途绿化工作正稳步推进,但仅凭地面巡查来判断绿化效果如何,耗时耗力还不全面……”2020年6月,应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协助请求,警务航空大队派出一架固定翼无人机,对环山路沿线20公里路段进行巡查。一架次、一个多小时时间,这项原本纷繁复杂的工作被成功解决。

一年来,松材线虫病防治、近海非法养殖巡查、岸线整治、扬尘整治、生态环境巡查、重点项目督查、精致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程、数字城市建设……警务航空大队的无人机在各类政务工作中频频起飞,与住建、林业、应急等34个部门明确了政务航空工作组织领导和常态联系机制,成功建立起“航空队专业支撑、多部门协同联动、信息化合成作业”的政务航空应用模式,为专项督查、环境整治、应急救援等13大类共33项政务工作服务。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致城市攻坚突破行动的部署要求,警务航空大队以空中视角在全市建成区范围内排查不精致问题。“我们还创新改进警用无人机通信链路,建设无人机通信专用基站,通过通信中继的方式实现无人机城市飞行服务‘无死角’,以技术创新驱动‘啄木鸟机制’,为城市治理开辟全新阵地。”王庆说。

无人机AR指挥调度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智能分析系统,2020年,警务航空大队又相继开发了新系统,并逐步建成威海市城市治理空中大数据平台,将警用无人机全方位应用于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一条警用航空与政务航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正在成为精致城市建设的“利器”。

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这个“红娘”很给力

“都准备准备,企业陆续复工,咱们也得下去摸摸情况了。”2月18日,正月初七刚上班,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忙活起来。“除了摸清企业需要,还得筹备新一期的威高计划,越早推进越好!”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姜松波叮嘱道。

摸清企业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牵线搭桥”。2020年,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先后组织举办产学研对接交流、双招双引活动近40场次,招引落地企业4家、高端创新平台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80个、为百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成为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名副其实的“红娘”。

“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有科研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出力。”姜松波说,为推动全市产学研深度融合,他们先后拜访了国内外200余家高校院所,摸清了每家所擅长的领域和取得的成果。

正是基于对高校院所的了解,面对企业所需,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才能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2020年4月,在走访威海市润通橡胶有限公司时,姜松波等人了解到,该公司在轮胎模具的清洗上遇到了一些“麻烦”。这一轮胎清理问题虽不大,但却已影响到了企业的日常生产,成了企业的“心病”。

回到单位后,姜松波等人立刻召开碰头会,梳理起曾接触过的各家高校院所,最终将目标锁定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我们当天就联系了他们,得到肯定答复后,双方很快就见面对接上了。”2020年11月,由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研制的轮胎清洗机正式在威海市润通橡胶有限公司“上岗试用”,截至目前,效果良好。

企业发展离不开科研创新,地方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不仅是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红娘”,更是高端人才与我市之间的“红娘”。2020年,在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的“牵线”下,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来威共建“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来威设立“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实现了我市与院士团队、一流名校合作的“双突破”。

“姚院士的项目现在已成立了两家产业化公司并开始投入运营,订单都排上了;北京大学的项目预计今年3月开始招聘人员……”提起与人才的对接和项目进展,姜松波“门儿清”。

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今年要开启第三期,至今已研发54个项目并产业化12项。“我们不仅要继续给他们当‘红娘’,还得争取成为更多企业和院所的‘红娘’,促成更多项目、引进更多人才!”姜松波说。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政产学研金用服“无缝”对接

2月21日上午,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里,威海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锋正带领公司研发人员进行产品的最终测试。节后刚上班,他就忙得不可开交,公司生产的无人车平台和应急救援类无人系统刚完成研发实现投产,就有客户下订单了,客户的催单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致力于无人驾驶车辆与特种车辆的研发已有5个年头,如今顺利实现产业化,王剑锋多年的心愿终于梦想成真。

除了是威海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锋还有一个身份——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还担任智能与特种车辆研究所主任。王剑锋说,企业成立之初,他也面临不少困惑。从老师一下子变成企业家,产品研发没有问题,但是销售让大家犯了难。

这时,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工作人员送来了“及时雨”。“双创园积极帮我们寻找销售途径,推销产品,威海的企业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王剑锋说,在多方帮助下,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目前产品已销往其他城市。

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不止这一家。2020年,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继续完善“两清单一平台”服务模式,自主开发智慧园区软件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创业梯队库、在孵企业多维度数据库等。持续深化园区和产业研究院建设,持续扶持已有创新研究院与科技企业快速发展,24家入孵企业注册总资本5.03亿元,产品订单合同额超过5亿元。

2020年11月,凭借在孵化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审核,获批2020年度第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此前,园区已获得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平台称号,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

一头连着大学,一头通向企业。在政府搭建平台、高校负责创新、企业负责产业化的模式下,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这里汇聚交融,“政产学研金用服”在这里无缝对接。

“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去年我们创新创业园还开展了创新创业服务、科技成果对接、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等四大主题31场活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部长张玮介绍,2021,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将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拓展产业培育链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打造升级版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生态体系及由一流大学驱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威海分园。(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杨妍 张萌 曲黎悦 贾文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