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2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挥中医特色助力健康威海的建议)

建议序号: 221 提建议人: 农工党威海市委筹委会
部门名称: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1- 11
事由:

关于发挥中医特色助力健康威海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怀、积极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

在这大好形势下,威海市委、市政府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谋划“健康城市”建设,出台了《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站在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措施、路径等进行部署推进,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入选了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入选山东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离中医药健康城市还有不少差距。

1、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一:

中医药理念引领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疾病防变”是其优势。健康城市应该融入中医学“天人合一”观念,倡导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我市医疗服务没有做到中西医并重,存在医院“以西律中”、中医药很难“守正”的问题,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018年,市中医院、文登整骨医院、荣成中医院和乳山中医院的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分别只有34.2%、23.4%,21.5%和16.9%。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中医认知度仅局限在专科医疗方面,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天人合一”“整体论治”等特色并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家养老将成为趋势,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在养生保健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旺盛,年需求量高达数十亿元,但如今市场大多被一些外地保健品厂商所垄断,鱼龙混杂,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而我市尚无本地正规企业或医院涉足;在康复方面,手术后的康复、癌症治疗期的康复、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等,中医药配合现代康复仪器,可以起到促进康复、缩短疗程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此方面发挥的优势作用也是西医无法复制和比拟的,但目前当地市场却十分匮乏。

2、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二是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根植本土,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服务具有可及性,从医疗机构到社区皆可以开展,且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健康城市的发展,中医药可与养老、旅游、文化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突显。目前我市存在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九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名老中医相继退休,而年轻的专家一时又难以替补上来,同时由于医疗机构中医专项资金紧张,优秀的中医人才、学科带头人难以引进,内部的人员无力送出继续再教育。缺乏中医特色式管理,受政策、待遇、发展空间等影响,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为约12.15%,初级职称占比约为52.53%,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博士占0.89%,硕士占39.70%。造成中医药从业人员人心不稳,降低了中医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3、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三是中医药需求成为城乡居民的自觉选择。

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认同和支持是中医药健康的基础和动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而目前我市存在对中医经费保障不够的情况。从财政扶持看,“十二五”以来,除文登区2019年设立中医药专项发展资金,其他区市财政均缺少中医药专项资金支持。从价格形成机制看,中医药价格核定存在“重药轻医”现象,中医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从医保政策看,医保对于医院医保总额的核定均以历史基数为基础,而中医医疗费用历史基数低,导致医保总额低。实行定额结算的中医优势病种数量16种,仅为西医的8.2%;本世纪初实行的中医疗法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亦被废除; “中医日间病房”政策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施范围也需要扩大,中医医保支付方式亟待改革。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中医药传承制度。

由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在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中医传承制度,列入医院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以名老中医药专家、骨干中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加强师承导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不断充实壮大中医人才队伍。

(二)加大中医经费保障。

《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0个,每个镇卫生院至少建成1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议由市财政、市人力与资源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局牵头,根据中医专科等级,明确细化相对应的经费支持标准和中医医生补贴标准,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待遇。同时,考虑到中医的独特性,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医保支付应遵从中医特色,要立足临床、实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将中医植入创建健康城市中。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工程。

《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各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80%的村级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对于此项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人人知晓,人人享受到健康城市带来的健康福利。建议市政府、市财政、市发改委将威海市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建设列入政府计划的民生工程,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从事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定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开展高危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导和康复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达到系统维护和提升全体市民的健康状态,减少医疗支出,提高人均寿命的目标。

二是多措施普及中医文化。

文化是地方的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是响亮的招牌,建设健康威海,发展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建议市旅游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牵头1.依托全真文化及昆嵛山广袤的中药资源,打造膏方养生节,为我市冬季旅游淡季发挥作用。2.依托始皇东巡,开展中医大型养生学术会议,并大力引进外地名专家与我市青年中医师开展师带徒活动,加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博的中医学术氛围。3.普及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简便、安全、有效,不仅仅适合普通人强身健体,也适合慢性病和危重病患者的康复,推广普及八段锦、五禽戏,有利于提升我市全民健康文化素养,也有利于打造健康城市名片。4.打造名师名医大讲堂。定期组织名中医大讲堂,有针对性地传播中老年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老年养生保健、妇幼健康等知识,搭建医学名家与普通百姓良好沟通平台,让更多的家庭和群众增长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

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中医药根植本土,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服务具有普及性,从医疗机构到社区皆可以开展,且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健康城市的发展,中医药可与养老、旅游、农业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突显。比如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开发养生文化体验、膳食养生、生态养生等养生保健系列旅游产品;将中药材纳入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对中药材产业进行资金扶持,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答复内容: 请下载附件查看
建议序号: 221
提建议人: 农工党威海市委筹委会
部门名称: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1- 11
事由:

关于发挥中医特色助力健康威海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怀、积极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

在这大好形势下,威海市委、市政府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谋划“健康城市”建设,出台了《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站在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措施、路径等进行部署推进,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入选了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入选山东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离中医药健康城市还有不少差距。

1、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一:

中医药理念引领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疾病防变”是其优势。健康城市应该融入中医学“天人合一”观念,倡导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我市医疗服务没有做到中西医并重,存在医院“以西律中”、中医药很难“守正”的问题,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018年,市中医院、文登整骨医院、荣成中医院和乳山中医院的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分别只有34.2%、23.4%,21.5%和16.9%。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中医认知度仅局限在专科医疗方面,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天人合一”“整体论治”等特色并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家养老将成为趋势,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在养生保健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旺盛,年需求量高达数十亿元,但如今市场大多被一些外地保健品厂商所垄断,鱼龙混杂,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而我市尚无本地正规企业或医院涉足;在康复方面,手术后的康复、癌症治疗期的康复、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等,中医药配合现代康复仪器,可以起到促进康复、缩短疗程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此方面发挥的优势作用也是西医无法复制和比拟的,但目前当地市场却十分匮乏。

2、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二是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根植本土,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服务具有可及性,从医疗机构到社区皆可以开展,且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健康城市的发展,中医药可与养老、旅游、文化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突显。目前我市存在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九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名老中医相继退休,而年轻的专家一时又难以替补上来,同时由于医疗机构中医专项资金紧张,优秀的中医人才、学科带头人难以引进,内部的人员无力送出继续再教育。缺乏中医特色式管理,受政策、待遇、发展空间等影响,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为约12.15%,初级职称占比约为52.53%,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博士占0.89%,硕士占39.70%。造成中医药从业人员人心不稳,降低了中医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3、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标志三是中医药需求成为城乡居民的自觉选择。

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认同和支持是中医药健康的基础和动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而目前我市存在对中医经费保障不够的情况。从财政扶持看,“十二五”以来,除文登区2019年设立中医药专项发展资金,其他区市财政均缺少中医药专项资金支持。从价格形成机制看,中医药价格核定存在“重药轻医”现象,中医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从医保政策看,医保对于医院医保总额的核定均以历史基数为基础,而中医医疗费用历史基数低,导致医保总额低。实行定额结算的中医优势病种数量16种,仅为西医的8.2%;本世纪初实行的中医疗法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亦被废除; “中医日间病房”政策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施范围也需要扩大,中医医保支付方式亟待改革。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中医药传承制度。

由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在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中医传承制度,列入医院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以名老中医药专家、骨干中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加强师承导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不断充实壮大中医人才队伍。

(二)加大中医经费保障。

《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0个,每个镇卫生院至少建成1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议由市财政、市人力与资源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局牵头,根据中医专科等级,明确细化相对应的经费支持标准和中医医生补贴标准,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待遇。同时,考虑到中医的独特性,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医保支付应遵从中医特色,要立足临床、实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将中医植入创建健康城市中。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工程。

《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各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80%的村级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对于此项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人人知晓,人人享受到健康城市带来的健康福利。建议市政府、市财政、市发改委将威海市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建设列入政府计划的民生工程,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从事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定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开展高危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导和康复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达到系统维护和提升全体市民的健康状态,减少医疗支出,提高人均寿命的目标。

二是多措施普及中医文化。

文化是地方的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是响亮的招牌,建设健康威海,发展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建议市旅游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牵头1.依托全真文化及昆嵛山广袤的中药资源,打造膏方养生节,为我市冬季旅游淡季发挥作用。2.依托始皇东巡,开展中医大型养生学术会议,并大力引进外地名专家与我市青年中医师开展师带徒活动,加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博的中医学术氛围。3.普及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简便、安全、有效,不仅仅适合普通人强身健体,也适合慢性病和危重病患者的康复,推广普及八段锦、五禽戏,有利于提升我市全民健康文化素养,也有利于打造健康城市名片。4.打造名师名医大讲堂。定期组织名中医大讲堂,有针对性地传播中老年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老年养生保健、妇幼健康等知识,搭建医学名家与普通百姓良好沟通平台,让更多的家庭和群众增长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

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中医药根植本土,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服务具有普及性,从医疗机构到社区皆可以开展,且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健康城市的发展,中医药可与养老、旅游、农业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突显。比如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开发养生文化体验、膳食养生、生态养生等养生保健系列旅游产品;将中药材纳入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对中药材产业进行资金扶持,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答复附件: 答复附件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