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教育信息 > 民办教育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2137/2019-06186 发布单位: 威海市教育局
内容分类: 民办教育 成文日期: 2019-10-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

时间: 17:11
点击次数:

各区市教体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和旅游局、团委、科协,国家级开发区教体处、科技局(科技金融办)、社会事务管理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委宣传部、团委,南海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产业科技局、财政局、党群与人力资源部、工委办公室、团委: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发展社区教育,对于推动学习型威海建设,全面提升威海社会文明程度,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终身学习需求,促进市民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社区教育尚处于教育事业的短板,与我市经济、文化、教育强市的地位不相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山东省教育厅等9部门转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鲁教民发〔2017〕1号)及《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威发〔2018〕39号)精神,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我市“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威海为目标,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为抓手,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改进服务、提升水平,不断增强城乡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美丽家园。

二、总体目标

用一至两年时间,基本建立组织机构健全、经费保障有力、师资队伍稳定、运行机制畅通、服务管理有序的终身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威海特色、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城乡社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城乡社区居民参与率达到80%以上,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服务的知晓度、认同度、满意率达到85%以上。具体目标如下:

1.各区市和开发区社区教育工作全覆盖,设立社区教育机构达到100%,镇(街)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学校达80%以上 。

2. 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1至2个,省级规范化社区教育学院2所,省级示范性社区教育学院1所、省级示范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3所,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3.实现资源共享,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等对社区居民的开放率达到70%以上,其中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达到85%以上。

4.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创建一批有影响的学习型组织,培植一批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形成“一镇一特色、一社区(村居)一品牌”的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1. 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全面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依托市职业院校、驻威高校等设立市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教育大学(学院),依托区市职业院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镇(街)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设立区市社区教育学院、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学校、社区教育教学站(社区课堂)等。

2.明确社区教育机构职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社区教育工作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做好全市城乡社区教育规划编制、理论研究、标准制定、业务指导、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统计、人员培训等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工作。社区教育学院协助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做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人员培训、组织创建、活动开展、宣传推广等工作。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指导社区教学站(社区学堂)工作,培育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打造社区教育特色。社区教学站(点)根据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办好居民“家门口学校”。

3.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培育和评选“优秀学习型组织”和“优秀学习共同体”,广泛开展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多样化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通过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学习力、凝聚力和创新力。

4.加强社区教育示范单位创建。进一步推动全市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市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支持环翠区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全国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各级社区教育学院和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学校,要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示范性社区教育学院和省级示范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5.开放共享学校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利用场地设施、课程、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资源参与社区教育,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共同培育社区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推动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与镇(街)、社区合作,有组织地做好在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探索推进中小学教师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和科普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6.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各区市(含开发区,下同)要积极推动城乡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综合服务、文化等机构资源共享,全面开放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微机室)、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充分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中心、老年大学、妇幼活动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养老托幼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资源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实现设施统筹、信息共享、服务联动、功能拓展、效益最大化。

7.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提高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共享水平。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学习场所和设施,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有效供给。

(三)进一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

8.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积极开展面向社区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其组织和服务居民的能力。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推进城市书房、各类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边防书屋等基础阅读设施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

9.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和载体。按照“一镇一特、一居一品”要求,持续推动社区教育活动品牌培育,开展社区学习团队和“百姓学习之星”遴选活动。整合镇(街)部门培训项目,纳入社区教育管理,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学习超市、才艺展示、成果展览、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10.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儒学和乡村儒学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镇(街)、村(社区)进行乡村儒学建设,带动传统文化在全市推广普及。以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礼乐教化、琴棋书画等活动,普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支持社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合作,传承和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君子之风 美德威海”为主题,利用“威海讲堂”、“百姓课堂”、“道德讲堂”等公益讲座平台,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节俭养德文化等,不断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四)不断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

11.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城市”“互联网+科普”计划,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搭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囊括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万人以上同时在线学习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向社区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重点支持开发具有威海本土特色的社区网络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微信学习平台建设,形成网上学习圈,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学习教育需求。

12.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老年大学,推进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不断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加强老年人学习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开发老年人感兴趣的学习课程,开展老年人读书、讲座、研讨、参观、展演、游学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引导和支持老年人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建立学习团队,加强对老年学习团队的培育、支持、管理和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13.增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效性。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出版家庭教育读本、举办沙龙、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等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使科学家教的理念、方法深入学校、社区、家庭,让广大家长知晓,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培育“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更加有利于未成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依托威海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普及宣传科普知识、自护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探索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机制,引导和支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大中专学生参加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填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时间衔接真空。

14.广泛开展多元社会培训。各社区教育机构要主动适应居民实际需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面向辖区居民免费开展法治社会、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就业再就业、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活动。积极面向学生家长开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加强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电大、农广校等单位合作,举办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大力实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和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重视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训,为社区各类残疾人提供学习服务。针对新市民、妇女、青少年、退役士兵、失业者、低技能者、老年人开展各类短期培训。重点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活方式等学习培训,促进其获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尽快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五)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内涵。

15.重视农村居民教育培训。着力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建设,结合新农村和农村社区建设,有效推进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资源共享,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切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生活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指导,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社会生活、权益保护、就业创业等教育培训,重视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培训服务。

16.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开展学习需求调研,结合威海人文历史和民俗民风等特点,建设一批本土化特色课程资源。鼓励各区市、街道开发、推荐、遴选、引进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推动课程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引导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课程开发。鼓励各类院校、中小学、幼儿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威海终身学习网”开设在线课程。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

17.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要配备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的配备可在教育内部调剂,鼓励教师兼职社区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计入其所在学校教学工作量。引导和支持社区充分调动辖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成立社区教育讲师团,充实社区兼职教师队伍。发挥辖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社区加强对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社区教育骨干培训力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教育专干培训。各区市、镇(街)要常态化组织社区教育骨干培训,不断提升社区教育骨干的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鼓励在威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社区教育相关专业,鼓励引导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管委)要把社区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建立由政府主导、教育局牵头,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共青团、科学技术协会和职业院校、驻威高校等组成的市及区市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指导、整合资源,协调解决社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教育部门要把开展社区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牵头做好全市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相关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四级网络,牵头做好相关政策的制定,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确保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街道管理创新、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主动适应居民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培训活动。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并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指导社区组建群众文化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活动,宣传社区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先进经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区教育提供必要支撑,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科技部门要将《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及科普能力建设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科普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体育部门负责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团委负责做好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组织青年团员开展适合社区工作的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市及各区市要将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推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探索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教育发展。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助社区教育或举办社区教育机构,并依法享受有关政策优惠。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列入成本开支;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市民社区教育经费等从各区市财政教育经费列支。

(三)建立一支社区教育队伍。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管理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科研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各区市教育部门要成立社区教育科或指定专门科室、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本区市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各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教育大学(学院)和镇(街)社区学校要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鼓励教师兼职社区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计入其所在学校教学工作量。支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社区教育相关专业,积极引导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投身社区教育工作。

(四)完善督查评价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开展社区教育督导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对部门、社区(村居)的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完善社区教育统计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专(兼)职工作者、专(兼)职教师、志愿者和社区教育情况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探索建立第三方社区教育发展评价与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评。

(五)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平台、移动端等多媒体,大力宣传全民终身学习成果以及终身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威海社区教育发展的亮点与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教育的浓厚氛围。市及各区市每年都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深入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认知和参与度,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深入社区、深入人心,深入持久地开展。



   威海市教育局                     共青团威海市委                    威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威海市科技局                     威海市民政局                                 威海市财政局

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体育局

                                                                                                         2019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