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环境资源与能源节约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东开展“回头看”工作 > 媒体报道

满目锦绣入画来——乳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发布日期:2018-11-22 16:49
浏览次数:
字号:[ ]

污泥处理,实现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湿地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河长制、湖长制开启智慧化河湖治理新模式……近年来,乳山始终坚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的生产力。

变“废”为宝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市政污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被输送到污泥处置中心进行脱水干化,然后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垃圾焚烧发电,实现了固废一体化处理和循环利用。”乳山市污泥处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污泥处置中心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可处置市政淤泥150吨。

乳山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是威海市首个污泥处置项目。该项目运转后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内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产生的污泥,避免因填埋产生二次污染,既符合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置要求,也是变“废”为宝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尝试。

“除了对污泥进行‘压滤机压滤脱水’处理外,我们还利用‘太阳能温室’技术,将压滤后的污泥脱水干化至含水率40%。”乳山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负责人说,干化后的污泥可用作燃料或肥料,以最为节能、环保、低碳的方式实现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乳山积极打造从污水循环利用、污泥处理、焚烧发电、固废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污水处理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内容,关乎城市发展、百姓民生。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污水排放标准,乳山实施了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乳山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保持原有处理规模不变,将出水排放指标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标准。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吨/天,配套管网长度约43公里,总投资约1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问题。

为使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更加科学,实现“污水进厂、雨水进河”的初步目标,乳山还加大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力度,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先后对乳山市老城区、滨海新区以及海阳所、海湾新城片区污水管网编制专项规划,新建道路严格按照雨污分流标准进行建设,既有道路结合道路改造统筹实施,对乳山市污水铺设起到重要控制及指导作用。

在加强配套管网建设的同时,乳山结合市区两条主要城市内河城南河、炉上河整治,还同步实施两河沿岸污水主干管道施工,并将雨污分流作为城区道路建设改造的必须项目。老城区初步形成以两河污水干管为主干、以城市内河支流污水暗渠为骨架、以城市道路污水管网为脉络的污水收集网络,有效防止河道水体污染,保证河道水体质量。

在原有雨污分流改造基础上,去年以来,乳山进一步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对污水排放较多的片区实施雨污分流,对前期实施的污水管网进行连通,全部完成后,老城区污水管网总长度将达到120余公里,实现约160余公里合流管网雨污分流。乳山通过雨污分流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率,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

乳山市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泥处置中心。 乳宣供片

湿地修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

10月10日,位于乳山银滩的潮汐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向公众免费开放。

不建设硬质堤岸、不大面积硬质铺装、不大规模换土,“三不”原则治理下,原本盐碱颓废的潮汐湖湿地焕发出新生机,变身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成为乳山南部海岸线的生态文明典范,也成为乳山一张最夺目的潮汐湿地景观名片。

“原来潮汐湖内淤泥沉积,周边滩涂杂草丛生。过去湖里受养殖作业影响,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水鸟数量也越来越少,严重威胁着湖区生态健康。”湖区附近居民马先生说,如今的潮汐湖水清岸绿,黑松、白蜡、法桐等树木葱郁,白鹭、海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殖,已然成为湿地生态动植物的乐园。

在生态修复中,乳山秉承“尊重自然”的原则,尽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态,对受到破坏的河道重新按照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进行修复。为保护潮汐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在施工过程中,乳山严格遵循方案设计关于生态修复的理念,以不减少水域面积为前提,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加以平整优化,完整地保留了原生黑松林、芦苇植被区域,并丰富其他品种植被。同时,去除大规模休闲广场和入口广场,硬质铺装缩减到原规划的三分之一,陆地面积的绿化率超过80%。

对自然的尊重,贯穿于潮汐湖生态修复的每一个细节。针对湿地不同区域的盐碱度差异,专家团队针对不同地块制定了不同的绿植方案,丰富了潮汐湖的苗木种类和植被层次,大大提高了绿植的成活率,也提升了植被的可观赏性。“以往的盐碱地绿化多数采取大规模换土方法,会对原有生态造成一定破坏,也并不可持续。我们坚持不大面积换土的原则,通过地形营造,利用物理结构,实现自然洗盐进而实现盐碱地绿化。”负责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岭南园林相关责任人介绍,通过在浅滩区种植芦苇、碱蓬等水生植物,建设湿地保育区,为野生动物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繁育空间,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庇护场所。

如今的潮汐湖不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积,而且新增草坪30余万平方米,栽植黑松、白蜡、法桐等绿化乔木2万余株,沿湖种植芦苇15万余平方米。湿地生态修复中,通过底泥清淤、景观绿化、建设生态驳岸等,潮汐湖400多万平方米水域和60多万平方米陆地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展开,为水体净化、多种鸟类和水中生物的栖息创造有利条件。

专属河长湖长

开启智慧化河湖治理新模式

“全市建立了三级河长制和湖长制,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全都登记在册,一一对号专属河长湖长来负责。”乳山水利局工作人员说,为更好发挥河长湖长作用,乳山还建立河长制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等工作纳入一体化管理,助力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接受社会监督。

近年来,为全面保护水域环境,乳山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完成全域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系统布局调整,对全市100余座小型水库、770余座塘坝、2100余眼机电井等水利设施全部进行落图,对市域范围内的河道逐条实地勘验,形成“一河一策一档”的细致台账。

根据摸底情况,乳山制定《全市114条穿村过镇河道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四统一”模式,实施“一河一策”河道综合治理三年规划。目前已对乳山河40千米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对黄垒河进行建坝蓄水综合治理,完成老清河等77条穿村过镇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提高河流径流量,改善河道面貌。

为缓解城区供水和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乳山投资2亿元新建地下水库,利用3座橡胶坝和7000米地下截渗墙工程,把乳山河过境水和降水留在库区内,减少地下水的天然排泄量,实现新增库容2100余万立方米,年均增加城市供水1600万立方米。实施水库抬田增容工程,投资2亿元对重要水源地龙角山水库实施抬田增容工程,新增蓄水量1480余万立方米,年均增加城市供水530余万立方米。实施水库引调水工程,投资1.17亿元累计铺设管道76千米,适时启动并完成了花家疃、正甲夼、院里水库“三横”引调水工程,日调水量近10万立方米。

在保护水源地方面,乳山市加大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不定期组织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问题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强化督促落实。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设立界标、宣传牌警示牌等标志,以便于群众更好了解水源地保护区的范围以及环保相关要求。

通过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乳山市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持续提升,列入水环境功能区的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市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劣V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稳中趋好,乳山市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