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政办发〔2014〕18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8月29日
市教育局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中小学(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以下简称体卫艺)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规范与特色相结合”的思路,利用3年时间,深入开展中小学体卫艺教育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主题活动,改善教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测评机制,不断提升中小学体卫艺教育水平,推动教学设施全部达到规定标准,教师配备率、教师学历达标率、课程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改善教学条件。新建、改造全市123所普通中小学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地,确保所有普通中小学体卫艺设施器材达到国家和省规定标准。所有寄宿制中小学和在校学生超过600人的非寄宿制中小学设立医务室,其他中小学设立保健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中小学体卫艺建设项目,充实校内体卫艺教育资源。加快校外体育、艺术教育场所建设,到2017年,市及各区市(含国家级开发区,下同)都要建成1所青少年活动指导中心(少年宫),面向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活动指导培训和体质健康监测指导,组建艺术团、管弦乐队等,组织体卫艺校外实践活动。加大公共体育、卫生、艺术设施等社会资源对中小学体卫艺教育的支持力度,体育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要面向中小学学生免费开放,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周边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定期走进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
(二)强化师资建设。启动体卫艺教育师资配备计划,到2017年,所有中小学配齐配足体卫艺教师,且一律不得改任其他学科教学。所有中小学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每6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活动,同时面向社会聘请体卫艺兼职教师、教练员、卫生保健人员、校外辅导员,妥善解决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和职称评聘问题,充实体卫艺教学力量。扎实开展体卫艺教师全员培训、校本培训,启动体育、艺术教师“1+2”项目,每名教师在胜任必修课教学基础上,能够开设1门选修课,辅导1个学生社团或者运动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观摩大型体育赛事、观看高水平文艺演出、开展外出写生、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严格落实体卫艺教师的工作待遇和政策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办法,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先选优、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各中小学每年要为体育教师开展户外工作统一购买服装及防护用品。
(三)改进教学方式。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规定,在开齐开足开好体卫艺教育课程的基础上,鼓励中小学开设形式多样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扎实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帆船运动、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逐步开展游泳、铁人三项进校园等特色活动,鼓励开发培育海上体育等特色课程、特色项目。扩大体卫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学生民族风情文化、传统运动项目、科技创新知识等交流活动。认真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方案,丰富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每年举办1次全市中小学学生田径运动会、才艺大赛以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联赛,探索将部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列入市级中小学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鼓励各区市、各中小学开展多层次的体育联赛、邀请赛,各中小学每学年至少举办1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运动会。鼓励中小学组建学生社团和运动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学生社团,适时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化的运动队。
(四)创新测评机制。开展市级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市级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对新评定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3年进行一次复评。每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试、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录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深化体育艺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体育与健康成绩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逐步将游泳列为体育与健康必测科目,将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体育与健康成绩,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依据。完善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政策,适时调整划片招生办法和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学生自主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及各区市要建立宣传、编制、共青团、妇联、文联、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卫生计生等部门组成的加强中小学体卫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指导中小学扎实开展体卫艺教育,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培训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中小学体卫艺教育管理、业务指导、教师培训等工作。
(二)加强经费保障。市县两级财政每年从地方分成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资金,用于中小学体育设施配备、运动队建设、体育联赛和学生体质监测等。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60万元资金,各区市每年安排不低于20万元资金,用于举办中小学体卫艺比赛活动。市级财政每年适当增加教师培训专项资金,保证中小学体卫艺教师培训需要。各中小学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按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资金,作为体卫艺活动经费。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助资金、设施器材或冠名比赛等方式,支持中小学开展体卫艺活动。
(三)加强安全保障。各区市、各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学生体卫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体卫艺活动安全监管,明确安全责任,制定防范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各中小学要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学生参加体卫艺活动时要征得监护人同意,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监护,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四)加强督导考核。建立中小学体卫艺教育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对各区市中小学体卫艺教育工作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对实施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学校,一律取消学校和校长年度评先选优资格,并对所在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健全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市及各区市要定期发布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各中小学每年要对体卫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评,自评结果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及时向社会公示。